新冠肺炎已跃升为美国第二大致死原因 专家:美国面临“致命的12月”

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4日发布报告称,新冠肺炎已跃升为美国第二大致死原因。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9月4日16时30分(北京时间5日4时30分),美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累计超18.7万例,达187464例。

新冠肺炎已跃升为美国第二大致死原因 专家:美国面临“致命的12月”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0-09-05 21: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4日发布报告称,新冠肺炎已跃升为美国第二大致死原因。

面对逐渐恶化的疫情情况,更多的美国民众也给联邦政府贴上了“不信任”的标签。

疫情在发展 新冠肺炎成重要死因

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4日发布报告称,新冠肺炎已跃升为美国第二大致死原因。

报告指出,美国新冠病亡率高于多个国家,从死亡病例数据来看,新冠肺炎已超越癌症,成为美国第二大死因,排名仅次于心脏病,排在癌症、事故、损伤、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其他许多死因之前。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9月4日16时30分(北京时间5日4时30分),美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累计超18.7万例,达187464例。

对于美国民众而言,新冠肺炎是第二大死因,对美国警察而言,新冠肺炎并发症更是成为了现在的首要殉职原因。

据《纽约邮报》等美媒报道,美国两家非盈利执法组织给出的数据显示,新冠肺炎并发症已成为2020年美国警察的首要殉职死因,已导致至少111人死亡,远高于死于枪击的警察人数(34人)和死于车祸的人数(37人)。

△图片来源:《纽约邮报》

再提“群体免疫”?权威机构用数据说话

当地时间8月31日,《华盛顿邮报》报道称,美国白宫8月上任的疫情顾问斯科特·阿特拉斯(Scott Atlas)已要求美国实施“群体免疫”措施,来应对疫情。

此后,美国公共卫生专家安东尼·福奇对这一观点进行了驳斥,他称“绝不可行”。

这不是福奇第一次对实行“群体免疫”提出反对意见,此前他曾说过,美国如果尝试“群体免疫”,必将付出巨大的死亡代价。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于4日发布一份报告,对美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该报告基于不同的前提条件提出了三种可能性:截至2021年1月1日,如果政府收紧防疫政策,美国新冠肺炎的死亡病例将近30万例,达288380例;如果维持当前的政策,死亡病例将增长超过一倍,累计达410450例;如果施行“群体免疫”,放松防疫政策,死亡病例数量将达到620028例的高值。

△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对美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总数变化趋势的预测模型(黄色:目前已观察到的趋势;紫色:维持当下防疫政策后可能的趋势;红色:放松防疫政策后可能的趋势;绿色:强制要求佩戴口罩后可能的趋势)

报告还指出,在维持当下防疫政策的前提下,12月时美国的单日新增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数可能会从现在的约800例增加到约2600例;但如果放松防疫政策,最差情况下,美国单日新增死亡病例平均或超1.2万例。

△IHME对美国单日新增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数量变化趋势的预测模型(红色实线:目前已观察到的趋势;紫色虚线:维持当下防疫政策后可能的趋势;红色虚线:放松防疫政策后可能的趋势;绿色虚线:强制要求佩戴口罩后可能的趋势)

抗疫不力 美国民众对联邦政府再质疑

之前的多项民调均表示,美国民众对美国政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措施一直持保留态度。

9月2日,据福克斯新闻网报道,一项最新发布的Axios-Ipsos民调显示,疫情暴发以来,美国民众对联邦政府的信任感急剧下降。

民调显示,57%的美国民众非常希望美国能在未来半年的时间里控制住新冠疫情。但是,更有60%的美国民众认为联邦政府使国家在新冠疫情中恢复变得更难。

△左:希望美国在之后半年里能控制疫情的美国民众比例;右:对美国能否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恢复的意见分布情况

据CNBC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主任克里斯托弗·默里(Christopher Murray)在记者采访时就当下疫情情况评价称,“最糟糕的还没来”“我们正在面临致命的12月”。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郑弘 刘峰

策划丨何肖南

编辑丨程程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