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无恙时,武汉再相聚国庆中秋双节合璧的假日里武汉信守了与全国人民的承诺与约定笑迎八方宾客
“我们回武汉了。”那些白衣为甲驱散黑暗的援汉医疗队队员们佳节重返武汉时用到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回”
从“去”变成“回”一字之差是情感的宾主转换是休戚与共的精神羁绊武汉已然成为他们心中的故乡
上海援汉医生登上黄鹤楼!
10月3日上午上海援汉医生黄建芳与丈夫陈前带着女儿陈石聪登上了黄鹤楼
陈前、陈石聪、黄建芳(从左至右)在黄鹤楼前合影。
一个月前女儿考入武汉大学医学部趁着国庆假期一家三口决定故地重游看看武汉现在的样子
“我感觉现在的武汉完全恢复了活力。”从免费入住的纽宾凯希璞酒店出来黄医生一家坐上高德打车去黄鹤楼
送他们的司机名叫成冬是疫情期间高德打车与风韵出行“免费医护专车”接单最高的司机成冬说他送过不少去雷神山医院的医护人员感谢黄医生勇敢支援武汉
“妈妈,你看那边,真好看!”一家人登上黄鹤楼女儿陈石聪指着远处的龟山电视塔说听到这句话再回望自己曾经的“战场”看到如今的武汉街头人如潮水黄建芳医生感到“有点自豪”
今年2月19日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科的黄建芳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有着丰富感染科工作经验的她在雷神山医院主要负责院感工作
黄建芳在雷神山医院。受访者提供
2月19日至4月6日黄建芳一直坚守在雷神山医院这段日子里她经历了复杂的情感变化自己所在病区成功治愈了第一个新冠患者黄建芳高兴得立马将这个消息告诉远在上海的丈夫“有一个病人出院了。”
同时随时关注着疫情发展的黄建芳也会为阶段性的感染数量的增长而感到难过“有空就拿出手机看,看看武汉现在是什么情况。”
除疫情外家里正在读高三的女儿陈石聪的学习是黄建芳第二担心的事在黄建芳援汉的第10天女儿给妈妈发来一段话彻底让她放心下来安心战斗“我希望妈妈能够保护好自己,努力工作帮助更多病人。我在家也会努力学习,我们要一起努力克服疫情这道坎。”
9月陈石聪终于如愿以偿考进武汉大学医学部成为一名医生是陈石聪从小的梦想而疫情中全国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让她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援汉护士回汉见证“最美爱情”
疫情期间88岁的冯保会和83岁的妻子李绍华在新冠肺炎隔离病房相濡以沫的样子打动了无数网友被称为“爱情最美的模样”
2月底夫妻俩治愈出院照顾他们的广东医疗队的医护一直与冯保会保持联系定期询问康复情况这个国庆广东援汉医疗队队员、护士卢俊专程到冯保会家看望两老
9月30日下午3时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护士卢俊刚到武汉便拎着行李直奔冯老家
得知援汉医护要来看望自己冯保会早早将房间打扫干净换上干净的衬衣坐在沙发上等候“说实话,我可能还不认识他,当时他们都穿着防护服,我也看不到样子。”冯老难掩激动
下午4时卢俊一进门冯保会就紧紧握住了他的手
“感谢有你们的照顾,冒着生命危险救我们的命,感激不尽啊!” 冯保会说这是他第一次看清医护的脸听到熟悉的声音就想起来是谁了
冯保会(左)老人和老伴李绍华在家中,墙上挂着的是孙子的结婚照。
“这个病传染性很强,你们再与病人打交道,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 冯保会嘱咐卢俊卢俊则给老人买了牛奶和营养品叮嘱他注意调养身体
卢俊说整个医疗队的同事都很牵挂两位老人托他一定要把老人的情况分享到微信群里现在看到他们身体都恢复得这么好终于放心了“感觉自己的付出有回报,是值得的。”
“当时最打动我们的就是老人给老伴喂饭的样子,本来婆婆不愿意吃饭,老人一来,她就听话了。有时候一喂就是一个小时,没有一点不耐烦,半夜还会过来给她掖被窝,当时很多同事看到都流泪了。”卢俊说
冯保会(左)老人和老伴李绍华晚年补拍的婚纱照。
出院后两位老人身体都恢复得很好也没得过感冒但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伴得像哄小孩一样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冯保会从房间里拿出一张裱好的照片给卢俊看那是李绍华38岁时拍的对于网友“最美爱情”的评论老人顿了顿说“年轻时,我们讲爱情,现在,我们讲感情。”
中秋节老人的心愿是和新冠肺炎康复的儿子、姑娘一起吃一顿团圆饭也祝福所有援汉医疗队的医生护士节日快乐
援汉医生完成与方舱考生的约定
“这次是为了完成和一个18岁小伙子见面的约定,祝贺他成为大一新生!”9月27日广东援汉医疗队队员刘晓春回到自己战斗过45个日夜的武汉见到了一直牵挂的“方舱考生”
援汉医生刘晓春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创伤骨科的主治医师今年2月他在武汉江汉方舱医院工作时认识了一位18岁的小伙子
刘晓春再次回到武汉国际会展中心。
“我发现他在方舱医院,一直安安静静地看书。向护士打听得知,男孩今年参加高考。”想到自己也是非典时参加高考相似的经历让刘晓春非常清楚男孩的心理状态
除了生理上的治疗刘晓春每天都会帮他进行心理疏导还时不时讲讲笑话,教教粤语待男孩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刘晓春送他出院时两人许下高考后相见的约定
再次相见男孩已经顺利入学“我一直想再当面谢谢哥,感谢你当时对我的鼓励,我才能考上大学。”男孩对刘晓春心存感激
看到男孩一切安好刘晓春放下心来“他是一个很紧张的孩子,我回广东后也一直保持着联系,时刻关注着他的心理状态。”
刘晓春这次的行程非常匆忙男孩想带他在武汉到处看看品尝一些地道的武汉小吃
由于时间紧张刘晓春安慰道“没关系,这不会是最后一次见面,来日方长。”
说完他送上了自己从广东带来的礼物一本记录了抗疫时刻的书籍《武汉一定赢》“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翻开这本书,想想自己都已经经历过了生死,还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吗?”听到这句话男孩坚定了信心向刘晓春许下今后会继续深造的目标等到放暑假时一定要到广东再看看这位大哥哥
“当时我是坐高铁来的,所以这次也同样选择了高铁。”一出高铁站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刘晓春感到这才是武汉该有的模样
重返武汉刘晓春订了当时入住的房间“住回这里,感觉一切都太熟悉了,我还清楚地记得行李箱摆放的位置。”
当晚,接到广东朋友约饭的电话他回复道“改天吧,我已经回武汉了。”在被问及为什么用“回”这个字时他说这座城市带给他不一样的经历现在看它,感觉很亲切
离开酒店刘晓春前往曾经的江汉方舱医院在网约车上刘晓春回忆起每天上下班的情景还为司机师傅指路“再往前些,再有一个路口就到了。”
进入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刘晓春说:“今天看到这里在布置展台,如果不是之前在这里工作过,根本不会想到这里曾是方舱医院。”看到这里已经没有了几个月前的痕迹他感慨道:“建医院的目的就是救治病人,现在目的达到了,会展中心恢复了往日的功能,武汉疫后恢复的速度超乎我的想象。”
从此武汉是故乡
重回故乡
他们这样说
▼
<<向左滑动,听他们说
<<向左滑动,听他们说
<<向左滑动,听他们说
<<向左滑动,听他们说
<<向左滑动,听他们说
<<向左滑动,听他们说
<<向左滑动,听他们说
<<向左滑动,听他们说
那些千千万万
帮助武汉斗罢艰险
走出至暗的人们
你们的恩情
武汉人民铭记于心
欢迎你们常回武汉
鸣谢:高德打车、风韵出行、纽宾凯希璞店
长江日报出品 策划/主稿:记者贾代腾飞 文字:见习记者谭芳 记者占思柳 王超然 通讯员江萌 图片:史伟 李彤 任勇 胡九思 视频:记者陈静茹 王超然 占思柳 摄制李春 李彤 范芃 刘威 胡胜 审看郑慧 海报:统筹|陈昌 主创|李玉莹 胡欣 摄影|记者李永刚 史伟 贾代腾飞 任勇 李彤 杨涛 陈俞 苗剑 通讯员刘坤维 部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朱佳琪 校对:刘文胜 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