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人从众”的背后,这些很中国!

数据显示,国庆节、中秋节八天假期期间,游客平均出游半径 213.0 公里,在目的地的平均游憩半径为 14.2 公里,出游半径较劳动节和端午假期增长 56% 以上。既注重“悦目“也讲究“赏心”,既线下“充能”也数字“赋能”,这个愉快的假期,是“诗和远方”的抵达,也是美好生活的写照。

人民网评:“人从众”的背后,这些很中国!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2020-10-11 12:1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如何评价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黄金周”?有人说得好,“这个假期像过年一样”。

的确,放眼神州大地,八天时间里,280家5A级旅游景区、3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人气爆棚,6.37亿人次的庞大游客规模忙而不乱,39.52亿元的国庆档电影票房欣欣向荣……特殊背景下的这个长假,既是一段经济复苏强劲、消费热度回暖的休闲时光,也是一次优化公共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的重要契机。

节日当中,文旅是点亮消费的重要引擎。随着生活品质的跃升,在今天提到旅游,不再是简单的观光浏览,而是追求沉浸式体验的深度游、精品游;告别了单一的旅游线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乡村休闲游、文化游、古镇游等特色旅游。四川成都的国庆中秋喜乐游暨洛水风华汉服节、印象嘉陵江·百姓大舞台等活动,丰富了游客的选择;广西桂林的印象·刘三姐、桂林千古情演出出现爆发性增长……从“有没有、缺不缺”,到“好不好、精不精”,假日市场的产品供给实现了从数量追求向品质提升的转变。

拉伸观察的镜头就会发现,东中西不同地区的发展梯度,反过来也为游客提供了差异化的体验。风格迥异的禀赋,换个角度就是层出不穷的机遇。不管高山草原俊美的自然风光,还是繁华都市隽永的人文景观,又或者是沿海地区怡人的海阔天空,“人从众”的井喷需求,都发挥出带动当地、辐射周边的“磁场效应”。数据显示,国庆节、中秋节八天假期期间,游客平均出游半径 213.0 公里,在目的地的平均游憩半径为 14.2 公里,出游半径较劳动节和端午假期增长 56% 以上。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文旅产业冲击巨大。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也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窗口。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5G全覆盖,“云展览”精彩纷呈,古老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在国家博物馆,“云游览模式”上线,观众宅家也能“云观展”“云学习”……文旅企业纷纷试水“上云、用数、赋智”,运用大数据、短视频、直播、虚拟现实等手段,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引导和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智能消费等消费新热点新模式。数字文旅新业态正在拓展新的天地。

此外,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也是对社会治理的一次考验,既要红红火火,也要安安全全。10月6日,因预计海面风力将增至8级以上,广西北海一天之内安排涠洲岛2万多名游客有序撤离;江苏无锡火车站特意开设一条“无健康码通道”,为“老人机、手机没电、无微信、不会操作、无手机等问题”排忧解难;海南积极宣传文明旅游理念,在一个个细节中涵养讲究卫生、理性消费、杜绝浪费的风气……各地从精细化治理到智能化管理,再到人性化关怀,不仅筑牢了假日的安全基石,也丰富了享受假期的非凡体验。

如果说旅行的意义是追求“诗和远方”,那么如今,“远方”不再难以涉足,“诗情画意”更是触手可及。既注重“悦目“也讲究“赏心”,既线下“充能”也数字“赋能”,这个愉快的假期,是“诗和远方”的抵达,也是美好生活的写照。

(袁天宁)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