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大洋网评:让老人乐享数字生活,需多方发力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少老年人使用“健康码”遇到困难,日前,多个城市纷纷推出无健康码通道。数字经济所催生的各种新业态、新服务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今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社会的全面数字化。

【地评线】大洋网评:让老人乐享数字生活,需多方发力

来源:大洋网 2020-11-03 15: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少老年人使用“健康码”遇到困难,日前,多个城市纷纷推出无健康码通道。在广州,许多社区都为长者提供“手机班”服务,教授微信的使用方法。

数字经济所催生的各种新业态、新服务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今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社会的全面数字化。此前老年人一直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也愈发凸显出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60岁以上的网民已接近1亿(9700万),这意味着中国2.5亿老年人中有38.8%的人已经上网。而疫情以来,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触网”增速远超其他年龄组。对老人来说,加快融入数字化生活,已从可选项变为了必选项。就拿老人们的刚需——去医院看病来说,几乎所有的医院都必须出示“健康码”才能进入,而大部分的医院都需要手机预约挂号。不使用智能手机,生活可以继续,但已经极不方便。

我国将逐渐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要让银发族乐享晚年,帮助他们迈过“数字鸿沟”,已是当务之急。如何帮他们适应数字化生活,需要政府、社区、家庭多方发力。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推动适老化公共数字服务的普及。在新基建上发力,帮助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的老人扫清数字生活基础设施障碍,提供互联网接入机会,激发他们对新技术的需求。提高老年群体的网络素养,增强他们的网络技能,让他们实现从能上网、会上网到乐上网的转变。加强网络监督,营造更加安全、更让人放心的网络环境。同时,也为无法上网的老人提供公共服务的兜底保障。

社区应提供更多的帮扶服务。据广州日报“花城老友记”联合多家社工组织开展的一项微调研,589名接受调研的长者中,超过一半表示希望“尽量学会更多智能技术”。社区养老已成目前我国养老的主要方式,社区不妨把帮助老人学会如何上网,作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之一,让老人们学会更多网络技能,让网上社交、网上购物和网上娱乐也成为他们老有所乐的一部分。

家庭成员应做好“数字反哺”。调查表明,近七成老年人是由家中晚辈教会使用微信的,而不少老人用智能手机的初衷也是为了与晚辈微信聊天。可以说,家人是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的主力军,也是他们融入数字化生活的动力。家人多一些耐心和关爱,老人学会网络技能就多一份保障与信心。而帮助老人学习的过程,也有利于家人之间增进感情,正是老人安享晚年的体现。

科技让生活更精彩。智能时代,应帮助更多老人融入数字生活,安享晚年。

(广州日报评论员 谭敏)

(谭敏)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