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中国发展目标 利于世界经济复苏——海外持续热议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

乌克兰汉学家阿列克谢·科瓦尔认为,“十三五”时期,中国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扶贫减贫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加速推动建设制造强国,并有望在5G应用、物联网、无人驾驶等关键技术方面实现突破。

确定中国发展目标 利于世界经济复苏——海外持续热议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

来源:新华社 2020-11-04 16: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连日来,海外专家学者和媒体持续热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认为全会及建议确定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其他国家具有借鉴意义,更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表示,中国“十三五”时期取得成功,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大步。中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他说,中国的成功对俄罗斯非常重要,提供了两国加深经济合作的机会。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定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期盼中国在“十四五”时期继续扮演火车头的角色,为世界做出榜样。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瓦西里·卡申关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并表示,中国经受住新冠疫情考验,实现经济增长,这意味着中国在推动全球经济恢复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乌克兰汉学家阿列克谢·科瓦尔认为,“十三五”时期,中国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扶贫减贫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间,中国携手各国应对疫情、积极恢复经济运行,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为维护世界和平和经济稳定做出贡献。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表明,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新加坡南洋学会会长许振义表示,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扩大内需、对外开放、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中国提出要建设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这不仅造福中国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将造福世界。

津巴布韦中非经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唐纳德·鲁沙布瓦2014年至2019年在浙江工商大学攻读硕士并担任访问学者,目睹了“十三五”时期中国的巨大变化。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有两点,一是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二是中国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生态环境大幅改善。他认为,这些都值得包括津巴布韦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学习借鉴。

西班牙第二大报纸《世界报》日前在经济版显要位置发表文章说,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定了中国未来发展目标,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加坡《联合早报》日前报道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时说,全会公报列举了过去五年中国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并分析了国际形势。报道指出,中国有自信的理由,中国在经济、科技、扶贫、环保等方面的成就不容忽视。“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加速推动建设制造强国,并有望在5G应用、物联网、无人驾驶等关键技术方面实现突破。

(编辑:赵柠)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