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 | 五中全会后第一次地方考察,总书记关注这个主题

在赴上海出席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后,习近平总书记沿着长江一路向西,先后到江苏南通、扬州考察调研。策划:霍小光监制:车玉明、张晓松统筹:王敏主笔:黄玥、朱基钗视觉/编辑:朱舜、杨洋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第一观察 | 五中全会后第一次地方考察,总书记关注这个主题

来源:腾讯微信 2020-11-15 16: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赴上海出席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后,习近平总书记沿着长江一路向西,先后到江苏南通、扬州考察调研。
这是五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到地方考察调研。聚焦“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无疑是此行的“背景板”。
长江岸线生态、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江都水利枢纽运行……考察行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其中。
在扬州考察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活幸福,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和呼声。
五中全会通过的规划《建议》,用专门一个部分讲“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中一个论断,在公开报道中是首次提出,就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十四五”时期,党中央把高质量发展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要谋求更佳的质量和效益,绿色发展无疑是强大引擎。总书记这次江苏考察,释放出用绿色发展成果提升整体发展质量的信号。
在南通市五山地区滨江片区,习近平总书记说,他1978年来过五山地区,对壮阔的长江印象特别深刻。“过去脏乱差的地方已经变成现在公园的绿化带,确实是沧桑巨变啊!”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意就在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实现的高质量发展是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拉开更加广阔的空间视角,从江苏到长三角,再到整个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更加鲜明——
全国经济版图里,长三角地区是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也最有条件和能力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全国发挥示范作用。
如果把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几次考察调研打通起来观察,更有助于加深理解:
3月底,在浙江,强调宁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
8月,在安徽,专门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强调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
11月,在上海,希望浦东“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发挥龙头辐射作用”。
算上江苏,今年以来,总书记的脚步遍布长三角三省一市。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总书记的战略谋划十分深远。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