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黄河岸边的河南故事 ——主流媒体沿黄看河南采访团“打卡”郑州“大花园”

11月17日上午,伴随着黄河雄浑的涛音,“丈量五千年蝶变黄河岸”主流融媒体沿黄看河南郑州惠济站大型探访活动正式启动。建设中的黄河滩地公园西起江山路,东到花园口黄河大桥,规划面积44平方公里,共分为黄河湿地生态修复区、湿地片区、黄河生态农业示范区等14个功能区。

聆听黄河岸边的河南故事 ——主流媒体沿黄看河南采访团“打卡”郑州“大花园”

来源:光明日报 2020-11-21 14: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17日上午,伴随着黄河雄浑的涛音,“丈量五千年蝶变黄河岸”主流融媒体沿黄看河南郑州惠济站大型探访活动正式启动。60多家主流媒体代表共同走进黄河岸边的生态城区——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见证这里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

惠济区是黄河郑州段的重要流经地,依山傍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区域,是承担郑州市“北静”发展重任的“大花园”。

聆听黄河岸边的河南故事 ——主流媒体沿黄看河南采访团“打卡”郑州“大花园”

“我们全力推进滩区综合治理,以建设黄河滩地公园为抓手,加快流域生态修复重构,示范引领沿黄生态保护,努力为黄河下游做好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子、打造新样板。”据惠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焦健介绍,近年来,惠济区积极践行黄河流域国家发展战略,围绕“北静”发展定位,坚持项目化推进,谋划实施了“两区(大运河文化片区、荥泽古城片区)、两路(S312、大河文化绿道)、三馆(黄河国家博物馆、黄河天下文化综合体项目主场馆、大运河博物馆)、四园(黄河文化公园、大运河文化公园、黄河滩地公园、中原花卉科技博览园)”等重大标志性项目。

聆听黄河岸边的河南故事 ——主流媒体沿黄看河南采访团“打卡”郑州“大花园”

“太壮观了,第一次看到这么平静安详的黄河。”初冬的郑州黄河滩地公园,采访团在微雨薄雾里观景、看河、漫步林间小道,切身感受惠济区沿黄城区高质量发展下的生态之美。

建设中的黄河滩地公园西起江山路,东到花园口黄河大桥,规划面积44平方公里,共分为黄河湿地生态修复区、湿地片区、黄河生态农业示范区等14个功能区。按照惠济区委“慢行系统先行,节点推进,水系贯通,分区实施”的要求,滩地公园目前主要建设内容为南裹头、海事广场、渡口广场三个观景点和九纵三横22条60多公里彩色慢行道路,黄河自然风光一览无余。

来访的过半记者第一次见到郑州段的黄河,“壮观,大气,就像中原儿女的性格。”来自四川的封面新闻记者樊晓鑫感慨道。四川的黄河是上游源地,跟郑州的黄河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场景,“黄河中下游泥沙淤积严重,河南在生态治理中,很有魄力,也卓有成效。”

“黄河滩地公园全部建成后,市民们可在这里休闲观光、农业采摘、林间漫步、亲子研学等,畅享郑州‘大花园’里的慢生活。”郑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黄河滩区管理办主任王向生说,郑州黄河滩地公园是体现郑州市“北静”城市功能定位的重点民生工程。(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丁艳)

(编辑:郑然)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