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重恩:购买力平价是不同经济体之间进行GDP比较的重要参考因素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白重恩还强调,由于选择“消费清单”样本的不同,不同机构估算出来的购买力平价会有一定的差异。

白重恩:购买力平价是不同经济体之间进行GDP比较的重要参考因素

来源:新华网 2020-12-09 20:5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网北京12月8日电(黄浩)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在做客新华网《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知识云课》时表示,借鉴其他经济体的GDP历史数据,可以预判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但对不同经济体进行GDP比较,需要引入购买力平价,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汇率。

“通常在经济学研究中,我们不选市场的汇率。因为市场汇率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还跟一些国家的经济结构有关。”白重恩表示,当一个国家很开放,大部分行业都参与国际贸易的时候,其市场汇率就比较能反映他的货币购买力;当大部分行业不参加国际贸易的时候,市场的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就偏离了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常用的办法是引入“购买力平价”。

据了解,在经济学中,购买力平价是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引入的目的是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

在计算购买力平价时,往往需要设置“消费清单”,即特定消费者在特定场景下的消费产品目录。白重恩举例,找一个典型的消费者,把他这一年中消费的产品都给列出来,形成一个清单,假设这个清单该花3万元。然后把这个清单的产品拿到美国去,看在美国要购买这样一个清单大概要花多少美元。假设需要6000美元,那么,此时购买力平价为,5元人民币等于1美元。

不过,白重恩还强调,由于选择“消费清单”样本的不同,不同机构估算出来的购买力平价会有一定的差异。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读懂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信号,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新华网倾力打造的《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知识云课》系列网络视频云课隆重登场。节目通过邀请各领域的权威专家,紧扣五中全会精神要义,结合各自研究领域,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富有个性的表达,给网民带来耳目一新的知识盛宴。

(黄浩)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