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成就巡礼】自贸试验区: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五年来,全国自贸试验区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在投资、贸易、金融开放、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先行先试,向全国复制推广173项制度创新成果。五年来,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越来越短,从“十三五”初期的122项压减至30项。

【“十三五”成就巡礼】自贸试验区: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

来源:央视网 2020-12-29 13: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十三五”期间,我国自贸试验区不断扩容升级,一大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进一步彰显改革开放试验田的标杆示范和带动引领作用。

不久前,横跨北京、河北两地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正式挂牌成立。大兴机场片区是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域设立的自贸试验区片区,北京、河北两地将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在协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今年,我国又新设了北京、湖南、安徽3个自贸试验区,自贸试验区数量达到21个。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十三五”以来,我国的自贸试验区不仅在空间上实现“遍地开花”,还实现了京津冀全覆盖,叠加中部崛起、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自贸试验区始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市场准入“一业一证”改革就已经在互联网电商、便利店、书店等31个行业率先试点,企业不用再重复办理各种证照,网上填报资料,拿到一张综合许可证就可以开店营业。

五年来,全国自贸试验区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在投资、贸易、金融开放、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先行先试,向全国复制推广173项制度创新成果。

五年来,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越来越短,从“十三五”初期的122项压减至30项。

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推动《外商投资法》出台。自贸试验区成为吸引外资的“强磁场”。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