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的喜悦什么样

从废弃的窑洞还能想象出以前居住环境简陋的样子,而在它的旁边是崭新的特色窑洞民宿,花窗、民俗装饰下的民宿一派喜庆模样。在曾记畔村,脱贫户王昶的羊圈里是他通过贷款买来的270只羊。

脱贫的喜悦什么样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0-12-31 13: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十二月的深冬,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宁夏盐池平坦的茫茫原野完全被白雪覆盖。在下乡的路上缓慢前行时,道路旁废弃待拆的窑洞吸引了我的目光。

从废弃的窑洞还能想象出以前居住环境简陋的样子,而在它的旁边是崭新的特色窑洞民宿,花窗、民俗装饰下的民宿一派喜庆模样。

新与旧的对比,显示着这个地方的巨大变迁。盐池自然条件恶劣,常年干旱,能走上脱贫道路,历尽艰辛。

在一片雪原中,皖记沟村的一座座红砖瓦房格外醒目。村民王学全的家就在其中。

往年,王学全也一直靠养羊为生,但却一直未能脱贫致富。养羊成本不小,一年下来,遇上收购价不好,就挣不上什么钱。靠天吃饭,无法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一直以来都是农民们勤劳能干却无法稳定致富的根源。

但是这几年,在补贴、保险、保底合同等帮扶政策的保障下,自己辛苦一年的付出,终于有了不会被辜负的回报。

在温暖的屋里,一聊起最近卖羊的收入,王学全的话就多了起来。王学全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袄,是一身随时准备出门去羊圈干活儿的打扮。没等大家问,他就开始细数起帮扶养殖户的好政策。

这个朴实的农村人没有花哨的语言,却热情地分享着平日生活里一点一滴的进账。这每一笔明白账,都让我感觉到脱贫致富给他带来的真切的喜悦。

在盐池,有越来越多的村民们共享着脱贫带来的幸福感。无须直抒胸臆地表达,这种喜悦是写在脸上的。摆脱贫困,通过养殖增收,让曾经贫困的农民们挺直了腰杆。

令我惊讶的,还有他们的干劲儿。

在曾记畔村,脱贫户王昶的羊圈里是他通过贷款买来的270只羊。这270只羊,足足让他贷了27万元。尝到贷款的甜头后,为了扩大养殖规模,村民们都越来越有干劲儿,贷的款也越来越多了。

27万元对于刚脱贫的王昶而言,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他却一点都不担心,对年末还款底气十足。对来年的养殖事业,他也充满着干劲儿和期待。

(姚亚奇)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