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次数"40+"、空间站开建…2021中国航天有看头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航天科技集团2021年计划安排4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进入关键实施阶段,是全年宇航任务重中之重;“天问一号”实施我国首次火星“绕、落、巡”探测;将重点开展空间站实验舱、载人月球探测关深阶段的研制工作,重点加快推动北斗导航国家战略在民用航空等领域应用落地。“2020年是我国航天强国建设进程中重要而关键的一年,型号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发射次数"40+"、空间站开建…2021中国航天有看头

来源:新华社 2021-01-05 17: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胡喆)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航天科技集团2021年计划安排4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进入关键实施阶段,是全年宇航任务重中之重;“天问一号”实施我国首次火星“绕、落、巡”探测;将重点开展空间站实验舱、载人月球探测关深阶段的研制工作,重点加快推动北斗导航国家战略在民用航空等领域应用落地。

“2020年是我国航天强国建设进程中重要而关键的一年,型号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燕生介绍,航天科技集团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宇航发射与飞行试验次数再创历史新高,新一代运载火箭表现优异、助力重大工程实施,嫦娥五号落月采样返回任务圆满成功,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提前半年完成星座部署,“天问一号”正式开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据介绍,航天科技集团2021年型号科研生产任务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发射和飞行试验次数再创新高,重大工程和首飞任务影响巨大;二是型号研制技术攻关难度大,产品质量控制风险高;三是批产交付持续保持高强度,柔性制造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亟待加强;四是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精细化经营管理和成本控制势在必行。

“全力确保重大任务的圆满成功依然是首要任务。”吴燕生表示,面向未来,航天科技集团将大力推进产品化和数字化,实现“高效率完成任务”,在继续推进产品化进程的同时注重运用先进的方法工具,加快提升型号设计水平,打通设计和生产的数字化协同。

(胡喆)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