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随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发布,又一个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力举措开始实施。今后5年左右,我国将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中国经济将更具竞争力与吸引力。

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来源:人民日报 2021-02-01 11: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随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发布,又一个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力举措开始实施。今后5年左右,我国将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中国经济将更具竞争力与吸引力。

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载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增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国内市场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市场结构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对外吸引力明显增强。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升至第三十一位,连续两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

成就斐然,短板犹在。应当清醒看到,我国市场准入、竞争、退出等关键环节的基础性制度保障还不到位,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与开放还不能完全适应新阶段新需要……着眼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已时不我待,势在必行。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烈呼唤。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畅通国内大循环,就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只有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通过夯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推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改善提升市场环境和质量、实施高水平市场开放、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等重点任务,清除“路障”、拆除“门槛”、破除“天花板”,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畅通循环,才能真正发挥和强化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中国经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韧劲。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体系的基础制度、运行效率、开放程度、监管体制等也应提升到更高水平。只有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通过完善产权制度、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等,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内生动力。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也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但市场体系仍不成熟,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特别是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推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疏通堵点、畅通循环,推动市场体系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不断迈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是“十四五”时期指导我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加油干,一定能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高标准市场体系,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构筑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支撑。

(楠 溪)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