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 | 保障农民工群体“就地过好年”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新尝试

今年春节,很多人选择开启“就地过年”模式,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专家表示,外出农民工“就地过年”不只是阻断疫情流动性扩散的有力措施,更是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的新尝试,要用细致入微的工作,答好这道考题。

新闻观察 | 保障农民工群体“就地过好年”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新尝试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网 2021-02-05 21: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今年春节,很多人选择开启“就地过年”模式,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在这之中,数量最大的农民工群体能否“就地过好年”备受关注。专家表示,外出农民工“就地过年”不只是阻断疫情流动性扩散的有力措施,更是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的新尝试,要用细致入微的工作,答好这道考题。

中国劳动学会和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近日进行了“百企万人”的快速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的53107名农民工当中,有77.61%的人选择留企或留城就地过年。专家表示,外出农民工是城乡之间最大的流动群体,也是今年就地过年错峰返乡的最大群体。倡导农民工“就地过年”,既是阻断疫情传播有力措施,也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新尝试。

新闻观察 | 保障农民工群体“就地过好年”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新尝试

为回应诉求,最近一个月各地纷纷出台政策,给红包、发补贴、送消费券、景区免费、公交免费等,努力让农民工群体就地过好年。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是南京市所有在建工地中人员最多的工地。为响应防疫需求,有超过1200名工人选择“就地过年”。过年期间,这些工人可以享受到每天1000元左右的补助,还有免费理发和用餐的服务。针对一些老家在偏远地区的工友,工地还特意准备了年货邮寄到他们的家乡。

在西安市“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工地,600多名来自甘肃、四川、河南等地的外来务工者选择“就地过年”。春节期间,他们除了能享受到三倍工资外,还收到了新春礼包和防疫礼包。在西安另一处建设施工现场,项目方邀请了专业摄影师,给每位“就地过年”的务工人拍照留念,让他们寄给家人。

专家指出,外出农民工“就地过年”和企业稳岗留工直接关联,和关心劳动者、落实尊重劳动关联,需要细致入微的工作,让农民工感到鼓励“就地过年”不只是阻断疫情流动性扩散的有力措施,更是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的新尝试,让他们能够平平安安过年,高高兴兴留城,快快乐乐生活。

(位树理)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