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构建网络安全体系,我们永远在路上

随着我国网民基数的不断扩大,尤其对老年网民、青少年网民而言,网络安全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命题。但安全问题无小事,维护网络安全,构建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既需要网信部门、公安部门共同发力,也需要9亿网民从自身做起,共同维护、共同努力。

【传习录】构建网络安全体系,我们永远在路上

来源:中国网 2021-04-20 19: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16年4月19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科学分析了信息化变革趋势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系统阐述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深刻回答了事关网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2月份,CNNIC发布了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8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可以说,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网络大国。网络安全,既关乎国家安全,又关乎亿万网民的福祉。

网络安全的构建,永远在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从2017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开始施行。这对于维护国家网络信息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随着我国网民基数的不断扩大,尤其对老年网民、青少年网民而言,网络安全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值得警醒的是,我国的网络安全现状仍然严峻。公安部发布的信息显示,2020年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2.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1万名,止付、冻结涉案资金2720余亿元。网络安全之弦应当时刻绷紧,不容片刻放松。

此外,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生态,也极为重要。几乎每一天,互联网与移动端的APP上,仍然经常出现大量包含着虚假、谩骂、攻击、色情、暴力的信息。甚至还包括一些鼓吹极端主义甚至是恐怖主义的信息,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地进行打击。

对于网民个人而言,要做好以下四点。一是要在互联网空间做到洁身自好,既不发布不健康的信息,也要对不健康的信息进行抵制和举报,共同维护互联网空间风清气正的生态;二是要保护好个人隐私,对于来路不明的APP和网站,不要轻易上传个人信息,对于刷脸登陆的授权,也是要慎之又慎;三是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使用支付宝、微信前,要反复审核;四是要限制未成年人进行网络打赏和购物的权限。

互联网+让整个社会越来越智能,也为社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安全问题无小事,维护网络安全,构建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既需要网信部门、公安部门共同发力,也需要9亿网民从自身做起,共同维护、共同努力。只有这样,网络安全才能造福网民。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公众才能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与幸福感。(王传涛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王传涛)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