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块积木”,到位!

天和核心舱是未来空间站的指挥控制中心,核心舱全长16.6米,重约22.5吨,内部自由活动空间约90立方米,能满足3名宇航员长期在轨驻留需求。空间站还具备在轨维修能力,即便舱内外的设备发生损坏,可以由航天员进行修理和替换。

“第一块积木”,到位!

来源:央视网 2021-04-30 16: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2021年4月29日上午11点,搭载着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乙遥二火箭点火升空,并将之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向前迈出扎实一步。

  天和核心舱今年“很忙”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核心舱将会非常忙碌。今年,就将有多艘天舟货运飞船和神舟载人飞船将发射升空,与核心舱进行交汇对接。天和核心舱在不久之后将迎来第一个“客人”——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它将运送航天员驻留所需的物品及设备,并为核心舱进行燃料补加。在此之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就将带着航天员登陆核心舱。

在天舟二号和神舟十二号完成任务后,神舟十二号将带着航天员返回地面,天舟二号则受控离轨。后续核心舱还将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以及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新一批航天员,进一步对建造空间站所需的各项关键技术进行验证。

天和核心舱的体积更大 功能更丰富

4月29日发射的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段,明年,我国将发射两个实验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将组成天宫空间站。届时,它将成为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和太空母港。天宫号空间站基本构型的3个舱段,包括1个核心舱,2个实验舱。空间站整体呈T字构型,核心舱居中,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分别连接于两侧。密封舱内配置有工作区、睡眠区、卫生区、就餐区、医监医保区以及锻炼区,能够为航天员工作和生活提供舒适良好的保障条件。

天和核心舱是未来空间站的指挥控制中心,核心舱全长16.6米,重约22.5吨,内部自由活动空间约90立方米,能满足3名宇航员长期在轨驻留需求。

“率先落户”天宫空间站

天和核心舱作为搭建我国空间站的“第一块积木”,已经率先成功落户于中国空间站核心位置,静候与问天及梦天两个实验舱的交会对接。

“长寿”的天宫空间站

研制团队从设计之初,就对空间站开展了长寿命、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一体化设计,确保空间站在轨运行10年以上的长寿命要求。空间站在轨运行10年以上,最主要目的是要使航天员能够长期在里面工作和生活,因此如何能够适应有人长期驻留,是空间站“长寿”的首要目标。

除了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的相关技术,空间站自身也得必须坚固耐用。研制团队在进行空间站设计时,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仿真验证,使空间站具备了抗腐蚀、抗疲劳、抗断裂等特性。同时,空间站还具备在轨维修能力,即便舱内外的设备发生损坏,可以由航天员进行修理和替换。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