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色旅游“火爆”助力乡村振兴

烧菜做饭、更换被单、清洗地板……这个假期,江西井冈山市茅坪镇坝上村村民肖华明在自家民宿忙着接待游客。神山振兴学院建成,红色培训有了场所,数十批团队前来开展红色研学旅游……在茅坪镇神山村,红色旅游项目“生根发芽”,村容村貌焕发新颜。

江西:红色旅游“火爆”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网 2021-05-03 19: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南昌5月3日电(记者程迪、范帆)由废弃矿山改造成的演出场地上,灯光绚丽夺目,不时传来隆隆枪炮声……“五一”假期,夜幕降临,在“红色故都”江西瑞金市沙洲坝镇洁源村,200多名村民现场演绎实景演出《浴血瑞京》,配合现代声光电技术,生动再现苏区时期战火纷飞的历史场景,让观众“穿越”回到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

据当地统计,假期前两天,瑞金市红色旅游接待总人次达39.4万人次,收入约2亿元,同比增长579.3%和622.9%。这个假期,白天前往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红井等看红色遗址,夜晚观看《浴血瑞京》实景演出,已成为游客到瑞金旅游的“标配”。

裸眼3D、VR/AR畅游、“声光电”实景演出……炫目的现代科技和红色旅游跨界融合,让革命老区焕发新的生机。从赣南到赣北,红色旅游正带动乡村振兴,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从产业增值中获益。

烧菜做饭、更换被单、清洗地板……这个假期,江西井冈山市茅坪镇坝上村村民肖华明在自家民宿忙着接待游客。“坐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收入比在外打工强”。

2012年,肖华明将自家房子改造为农家乐;2018年,又辟出6个闲置的房间发展民宿。如今,他家旅游旺季时每月收入过万元。

在坝上村,还有50多户村民像肖华明一样,通过红色旅游脱贫致富。

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为井冈山留下了众多革命遗址、革命史料和革命故事。数十年来,井冈山市从只有5条羊肠小道的穷乡僻壤起步,建成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大批游客的到来也带火了当地乡村发展。

神山振兴学院建成,红色培训有了场所,数十批团队前来开展红色研学旅游……在茅坪镇神山村,红色旅游项目“生根发芽”,村容村貌焕发新颜。

“我们希望通过红色旅游带动乡村游、采摘游、民宿游。”神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左香云说,2016年开始,他和几个村民发起成立神山村旅游协会并担任会长,对内统一分配客源,大力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对外跑市场,提升服务品质和活力。

“近年来,村里邀请规划设计院编制村庄总体规划,将神山村与八角楼、黄洋界等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形成旅游精品线路,融入井冈山全域旅游发展大局,来神山村的游客大幅增加。”左香云说。

2017年2月,井冈山市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成为我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神山村,昔日井冈山最偏远的贫困村之一,如今已变身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红色旅游引领江西乡村产业业态不断丰富。据统计,目前仅神山村就有16户村民发展农家乐、5户开起了民宿,80%的村民参与到旅游产业中。

(程迪、范帆)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