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香港青年传承冰室文化:出身庙街小贩家庭 成创业先锋

【解说】出生于香港庙街的小贩家庭,谢海发的童年与冰室密不可分。【解说】如今,除自己创业外,谢海发还担任香港青年创业家总商会主席,帮助在香港18到45岁的青年人自主创业。

【香港故事】香港青年传承冰室文化:出身庙街小贩家庭 成创业先锋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1-05-05 17: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同期】香港创业青年 谢海发

茶餐厅冰室文化是香港独有的,消费不能太高,但是工作时间又要比较长,吃饭时间又比较短,早午晚三餐宵夜都可以落脚的地方,因为它(冰室)食物的品种比较丰富,以及它营业时间比较长的。

【解说】画面中的青年叫谢海发,是一名香港“80后”。他所经营的金记冰室已历经半个多世纪,目前在香港开有十几家连锁店。金记冰室于1967年在筲箕湾起家,以食物的快速、平价与美味招揽不少基层食客,曾在香港红极一时。2012年,金记冰室因经营者年迈而面临结业,谢海发与同伴得知后,想办法将小店盘下,于2013年重新开业。

【同期】香港创业青年 谢海发

为什么会选择金记冰室呢?第一,因为我从小就生长在一个香港情怀比较浓的背景地方,就是庙街,因为我爸爸妈妈在那里做小贩摆档的,我们接触的最多的用餐其实就是茶餐厅以及冰室。因为在夜晚我们通常下午四点开档,到夜晚一点才收档,这段时间你除了茶餐厅其实都没有什么选择的了。

【解说】出生于香港庙街的小贩家庭,谢海发的童年与冰室密不可分。因父母须照看铺子,一家人的用餐时间非常有限,经常是到附近冰室中打包物美价廉的食物回店铺中吃。只有在节庆和生日的时候,才能去冰室中点一份杂扒餐,那是谢海发记忆当中每年最开心的日子。

【同期】香港创业青年 谢海发

基本上我们一年365天都吃冰室的了,包括沙丁牛肉面、三明治、干炒牛河等等,但是最期待就是每年的圣诞节和生日,因为圣诞和生日,爸爸妈妈就给我们叫一个丰富的杂扒餐去吃。杂扒餐里面有鸡,有牛扒、猪扒,好大一个思华力肠,还有黑椒汁,我记得那时候,我们每一年最期待就是吃杂扒餐。对于我们那时候一个非常基层的小贩家庭来说是比较贵的了。

【解说】回顾八年的创业生涯,谢海发说,虽过程中遭遇各式困难,但在如今看来,创业初期的摸索与碰壁仍令人最难忘怀,也是一路激励自己前行的最大动力。

【同期】香港创业青年 谢海发

我就上网就开始找一些供应商的资料,找完之后就打电话给其中一间冻肉供应商,我就问,你好,如果我想和你订猪扒牛扒什么时候下单呢?对方给我的回复就是,你什么时候要,你铺头在哪里呀?我就和他说,我还没有租铺头。我还记得,对方说,你是不是搞事情。这个例子告诉大家什么呢,其实在创业过程,你很多事情都是从零学起的,在创业路程上很多事情跌跌碰碰,要靠自己要去摸索。

【解说】如今,除自己创业外,谢海发还担任香港青年创业家总商会主席,帮助在香港18到45岁的青年人自主创业。日前,他的商会刚刚获得由香港民政事务局与青年事务发展委员会提供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近1000万港币的创业基金。

【同期】香港创业青年 谢海发

这1000万创业资金其实我们都是支援一些香港的青年人,鼓励他们在大湾区发展他们的事业。所以“十四五规划”里面提到,香港尤其是青年人,以及鼓励他们去大湾区融入创业这个办法,我们这个会的会友以及我们自己本人都感到非常高兴的。因为其实要在我们中国内地发展,配合国家的政策当然少不了,因为国家的政策就好像一辆顺风车,其实我们青年人只要搭上这一辆顺风车,跟着它走的话,是事半功倍的。

记者 范思忆 香港报道

(范思忆)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