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杨飞认为,当前,东北振兴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更要在科技创新、开发开放、民生改善上下功夫,走创新路,闯改革关,不断激发内在活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与此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地增强企业的内在活力和创造力,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东北全面振兴的第一动力。

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1-06-19 18:1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杨飞认为,当前,东北振兴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更要在科技创新、开发开放、民生改善上下功夫,走创新路,闯改革关,不断激发内在活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

实现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近日,李克强总理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培育壮大更多市场主体,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自2003年东北振兴战略启动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当前,东北振兴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更要在科技创新、开发开放、民生改善上下功夫,走创新路,闯改革关,不断激发内在活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必须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改革作为第一任务,让创新贯穿于东北全面振兴的各项工作中。要着力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数字化政府服务效能,营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要从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尽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与此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地增强企业的内在活力和创造力,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东北全面振兴的第一动力。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在互联互通的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也必须把开发开放作为重要抓手。比如,以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为依托,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和交流合作,使南北互动起来。当然,东北还要不断扩大开放,特别是向东北亚开放,要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契机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共享的产业链,让东北发展的龙头昂起来、活力迸发出来。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东北全面振兴也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十四五”期间,必须牢牢守住民生改善这条底线,始终把解决好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突出位置,让百姓真正受益、享受发展红利。

东北是兴业发展和生活的好地方,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一百周年,党中央对东北振兴寄予了厚望。目前,针对东北振兴的相关政策已有1000余项,其中国家层面政策举措逾200项,形成了支持东北全面振兴的多元化政策体系。对东北地区的干部群众而言,还要勇于干事创业、善于攻坚克难,切实展现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只要各方久久为功、协力前行,就一定能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中再创辉煌。(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杨飞)

(杨飞)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