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走进河北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军民鱼水情在太行山代代相传

6月16日上午,“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网络主题活动(河北站)走进邯郸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重温革命老区抗战岁月。据讲解员杨少琨介绍,1940年,刘伯承、邓小平在赤岸村设立了司令部,共有三四个院落,其他院落都有树木,唯独参谋和警卫员居住的前院没有任何树木。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走进河北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军民鱼水情在太行山代代相传

来源:国际在线 2021-06-19 19: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媒体团参观八路军一二九师旧址

国际在线河北消息:6月16日上午,“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网络主题活动(河北站)走进邯郸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重温革命老区抗战岁月。

(原创)【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走进河北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军民鱼水情在太行山代代相传_fororder_2

媒体团参观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

忆当年难忘军民鱼水情

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冀晋豫三省交界处的涉县赤岸村,由司令部旧址、将军岭、陈列馆、太行颂文化园、红色记忆小镇、胜利广场等相关红色景区及产业园区组成,规划占地面积3.2平方公里,年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是全国一处全面、翔实记录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历史的纪念馆。

(原创)【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走进河北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军民鱼水情在太行山代代相传_fororder_3

媒体团参观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

据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副馆长王艳茹介绍,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等师首长在这里生活、战斗长达六年之久,指挥大小战斗战役31000多次,形成了“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勇于胜利”的129师精神,为老区人民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置身一二九师陈列馆,一幅幅反映当年军民水乳交融的照片激荡着人们的心灵。讲解员杨少琨向媒体采访团讲述了一位“八路军母亲”的感人故事——反“扫荡”中,涉县普通农妇李才清,冒着被日寇杀害的危险,救助了50多名八路军伤病员,掩藏了大批重要物资……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亲骨肉送上战场……像这样的故事,在涉县还有很多。据介绍,抗战期间,只有14万人口的涉县,有1.6万多人参军,近两千人牺牲。

(原创)【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走进河北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军民鱼水情在太行山代代相传_fororder_4

  八路军一二九师旧址

两棵树见证峥嵘岁月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院内,有两棵特别的树,一棵是丁香,一棵是紫荆,吸引了媒体采访团的目光。当地百姓传诵,这两棵树不仅是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同志亲手栽种的,还有着一段属于它们的时代故事。

据讲解员杨少琨介绍,1940年,刘伯承、邓小平在赤岸村设立了司令部,共有三四个院落,其他院落都有树木,唯独参谋和警卫员居住的前院没有任何树木。一天,刘邓等首长散步时,看到院内光秃秃的,小平同志提议,大家动手给前院种两棵树,既美观,盛夏时也可以让同志们在树下遮阳。于是,刘邓等首长一起在院内种下了紫荆和丁香树的幼苗。

随着时光流逝,两棵树茁壮成长,全村百姓都对它们呵护有加。(图/文 张瞬晗)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