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复读背后的观念已不合时宜

据媒体日前报道,重庆市教委印发通知明确普通高中不得举办复读班,不得与社会机构联合举办复读班,不得在培训机构以学校名义举办复读班,不得招收复读插班生。教育主管部门之所以禁止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主要还是考虑到利用国家资源向复读生收费,有违教育公平。

高分复读背后的观念已不合时宜

来源:光明日报 2021-06-21 04: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高分复读背后的观念已不合时宜

据媒体日前报道,重庆市教委印发通知明确普通高中不得举办复读班,不得与社会机构联合举办复读班,不得在培训机构以学校名义举办复读班,不得招收复读插班生。

禁止公办高中招复读生其实并非新规,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曾明确要求各地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正常的教育资源举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2008年后,这一规定进一步收紧,全国所有公办普通高中都被要求禁止办复读班、招收高三复读生,否则都属违规。

不独重庆,近两年,云贵川多地都曾发布类似规定。这或说明,公办高中招复读生现象或普遍存在或死灰复燃,当然也可能是公办高中举办,或以民办高中名义招复读生,但利用公办资源组织教学的形式。

在社会讨论中,一些学生和家长将禁止公办高中招复读生理解为禁止复读生,属于误读,这其实是两码事。中国高考制度允许社会考生报考,当然也允许高考成绩不理想、填报志愿失误的学生选择复读,该政策一直未变。中国高考复读生最多时曾达到高考报名人数的近20%,近年来随高考录取率的提高以及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的推进改革,复读生数量有所下降。

教育主管部门之所以禁止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主要还是考虑到利用国家资源向复读生收费,有违教育公平。高中毕业生选择复读,可以到民办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学习或自学。而一些公办高中出于增加复读收入以弥补生均公用经费不足、提高教师待遇的考虑,不顾禁令招收复读生。此外,还有一些公办高中试图通过招收高分复读生来提高本校高考升学率,尤其是名校率。有些地方教育部门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这并不能遮蔽两大基本问题:一是地方政府应依法保障学校投入,依法治教;二是要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不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

在复读问题中,高分复读尤其受关注。不少学校动员高分学生复读,甚至为此设立高额奖学金,目的无他,还是为了升学业绩。在一些地方甚至流行起“3+N”的高考模式,高中3年是基础,再用“N”年复读提升,以进入更好的大学,避免“第一学历歧视”。这些做法无疑都会刺激高考竞争,也由此,近年来有声音呼吁限制高考复读或提高复读生的录取标准。高分复读现象,背后难逃“唯分数”“唯升学”论等不合时宜的观念。治理这一现象,除推进依法治教,规范高中办学外,必须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及家长理性认识复读从而妥善决策。

(作者:熊丙奇,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