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书书评:西方需要更加了解中国

贝伦斯表示,在中国,国家在鼓励个人资本积累的同时进行经济调控,解决这之间利益冲突的办法是使它们有助于“增加整个社会的繁荣”。鉴于西方和中国之间日益严重的对抗以及可能爆发新的冷战,增进相互理解非常重要。

德国新书书评:西方需要更加了解中国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21-07-10 00: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参考消息网7月9日报道德国《星期五》周报网站6月30日发表题为《为了人人富裕》的文章,作者系库尔特·塞弗特,文章是对《敌人中国——我们不知道的中国》一书的书评,全文摘编如下:

直到几年前,中国还被视为西方的“延长工作台”,之后逐渐也被视为欧洲机械和消费品利润丰厚的市场。但是现在,风向似乎变了:中国越来越被视为一个竞争对手,甚至是威胁。对中国的热情变成了抨击。

东方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新书《敌人中国——我们不知道的中国》,呈现出一位亲历多次体制转型的人物的经历:物流业从业者乌韦·贝伦斯在民主德国(东德)长大,曾受东德国营铁路派遣,在瑞士巴塞尔工作过几年,东德“转型”后,他作为联邦德国一家运输公司的代表去往遥远的中国工作。

随着时间的流逝,作者注意到了内部和外部视角之间的巨大差异。另外,由于作者的东德背景,他似乎对变化格外敏感。他说,与西方不同,在中国社会,集体优先于个人。中国的民主合法性来自“保障秩序和实现人人富裕”。

贝伦斯表示,在中国,国家在鼓励个人资本积累的同时进行经济调控,解决这之间利益冲突的办法是使它们有助于“增加整个社会的繁荣”。

作者对中国的好感非常明显——这不只是因为中国近期在经济增长和抗击疫情方面取得成功。贝伦斯认为中国文化从根本上优于西方文化。他写道,3000多年来,中国的思维方式认为不同民族和种族能够实现和谐发展。

中国在短短几代人的时间里,通过追赶式发展,缩小了与富裕国家之间的差距,贝伦斯将此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项目”。他认为中国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他说,“鉴于资本主义造成的种种危机和冲突”,中国的社会模式“越来越被证明是替代选项”。

鉴于西方和中国之间日益严重的对抗以及可能爆发新的冷战,增进相互理解非常重要。就此而言,西方一直抱有的优越感反而是一种阻碍。我们需要更加了解中国!乌韦·贝伦斯的这本书将为此提供重要帮助。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