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评|娱乐生态的歪风必须彻底根除

继今年6月15日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之后,中央网信办又于8月27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饭圈”的治理升级。

央视网评|娱乐生态的歪风必须彻底根除

来源:央视网 2021-08-27 19: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继今年6月15日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之后,中央网信办又于8月27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饭圈”的治理升级。这既是巩固之前的治理成果,又是将治理推向制度化、常态化。

这次《通知》对于积弊已久的娱乐生态给出了“外科手术式”的根治方案。一系列精准措施将管理、规范的关口前移,治理重点“由表及里”,切除诱发粉丝拉踩引战的病灶,斩断操纵粉丝疯狂应援的资本黑手。

首先,取消明星艺人榜单,就是从数字治理上断了粉丝打榜、上热搜、撕番位的念头和渠道。之前,各种榜单成了娱乐界的“招魂幡”。所谓“数据出明星,明星靠数据”,一些没有什么像样代表作的艺人,靠刷排名、刷流量、“做数据”,长期霸占舆论场C位,严重才不配位、德不配位,不仅污染了行业生态,更对社会价值观造成了负面影响。此次网信部门全面叫停明星艺人榜单,是从源头上净化娱乐生态,令人拍手称快。

其次,明确明星(工作室)要对粉丝团负责,没有授权就不得注册明星粉丝团账号,这就理顺了粉丝行为与明星的法律关系。明星不能对粉丝的疯狂行为“揣着明白装糊涂”。之前“饭圈”治理难点之一,就是粉丝群体游离于法律监管之外,而明星和资本从粉丝行动中受益,却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如今,《通知》明确了明星对粉丝团的监管责任,对引发粉丝互撕、拉踩引战的明星及其经纪公司(工作室)、粉丝团,将采取限流、禁言、关闭等措施。明星休想再以“这是粉丝行为,我很痛心”就甩锅。

而且,《通知》还明确不得诱导粉丝消费,在销售环节不得显示粉丝个人购买量、贡献值等数据,不得对粉丝个人购买产品的数量或金额进行排行,是从机制上防止明星从粉丝那里割韭菜。

再者,《通知》进一步夯实了平台责任,“严禁呈现互撕信息”,“对发现不及时、管理不到位的网站平台从重处罚”。

这也是关键一招。之前粉丝互撕、网络暴力不断,有些平台甚至推波助澜,坐享此类“毒流量”的红利,并乐在其中。这一规定有力地强化了平台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其必须“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近期,国家网信部门的一系列治理措施彻底砸掉了一些娱乐资本、明星操纵粉丝、毒化舆论环境的“数字道具”,从生态治理层面上做了一场精准的“外科手术”,为塑造更加健康的娱乐生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央视网评论员)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