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联合大学教师章林撰写的《古代日本皇亲制度研究》一书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系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出版资助项目。
古代中国的宗室随着某姓王朝的建立而形成,同时又随着该姓王朝的灭亡而消亡,有的繁衍生息二三百年,如刘汉、李唐、赵宋、朱明等;有的则二世或三世即退出历史舞台,如秦、隋、南北朝、五代等,可谓变化无常。古代日本的皇室与中国的宗室不同。日本从公元7世纪诞生天皇制起,虽然天皇作为实际最高统治者的时间并不长,但一直没有改朝换代,皇室一系延续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当代日本专门制定了《皇室典范》来规范皇室的法律地位与日常生活。尽管随着近年来对皇位继承制与象征天皇制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近现代皇族制度等有关皇室的各种制度也成为讨论的对象,但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千余年日本皇亲制度内在的同一性、连续性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特征。
大化改新后,日本构建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政治体制。在这种政治体制中,皇亲与皇权,以及皇亲与贵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皇亲如何继承皇位?皇亲为何流行近亲通婚?古代日本是通过怎样的制度来规范皇亲的法律地位与日常生活?皇亲赐姓制度和斋王制度有着怎样的特点和作用?目前,有关近代日本皇族以及古代天皇制的研究专著与论文较多,但有关古代皇亲制度的种种问题,我国尚无学者进行过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该书充分利用原始一手史料、出土史料以及国内外学界现已取得的成果,以皇亲为主体,一方面在纵向上全面分析不同时期皇亲与古代天皇制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古代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在横向上系统考察与皇亲相关的皇位继承制度、叙位制度、任官制度、封禄制度、婚姻制度、赐姓制度以及斋王制度,并探讨这些制度与古代天皇制之间的关系。在考察古代日本皇亲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该书也尽可能地关注古代中日两国皇亲制度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