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自贸片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近日,厦门象屿保税区税务局大企业工作部门接到一个来自厦门象屿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求助电话。厦门象屿保税区税务局创新方式服务企业,是厦门自贸片区打造市场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厦门自贸片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来源:光明日报 2021-09-30 16: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厦门象屿保税区税务局大企业工作部门接到一个来自厦门象屿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求助电话。由于报关行对进口企业纳税人识别号与纳税人名称录入有误,导致该公司有20份海关缴款书在系统中无法关联并进行认证抵扣。

面对纳税人提出的疑点、难点、堵点问题,厦门象屿保税区税务局内部第一时间启动“大企业涉税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召集业务骨干帮助企业梳理业务流程,外部及时与海关部门沟通联络,合作推动“一站式”大企业服务落实落细。

“这20份海关缴款书终于可以认证抵扣了,这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麻烦。原来要多部门跑动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跑一趟就解决了,为税务和海关的高效便民服务点赞!”厦门象屿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人员蔡经理说。

厦门象屿保税区税务局创新方式服务企业,是厦门自贸片区打造市场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当前,厦门自贸片区正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调联动,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从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挂牌不久,厦门自贸片区就在全国率先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以“一照一码”为基础推进商事登记制度集成化改革,如今设立企业由原来7个环节压缩到2个,时间从10.8个工作日压缩到2.5个。

厦门自贸片区在简化投资审批方面率先探索实施“多规合一”,将城乡规划和土地、环保、海洋等39个专项规划整合成“一张图”,实现项目精准选址,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审批效率提高3.6倍;在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方面,率先建立“三合一”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成立民事、行政、刑事合一的知识产权巡回审判法庭。

据了解,厦门自贸片区每年都会推出重点任务清单,梳理改革事项,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改革创新工作机制。截至目前,累计推出创新举措448项,其中全国首创100项,一批改革典型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或学习借鉴。这些符合国际规则的投资贸易服务体系,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辐射整个厦门、福建乃至全国,溢出效应明显。

2021年上半年,厦门自贸片区GDP达390.23亿元,同比增长21.6%,两年平均增速12.5%。

光明日报记者 马跃华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30日 13版)

(马跃华)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