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丨保护“生态银行”创造“经济财富”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带来健康,让人民群众拥有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恶劣的生态环境则会带来病痛,导致各种隐患问题层出不穷。

芙蓉国评论丨保护“生态银行”创造“经济财富”

来源: 红网
2021-10-14 18: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

近年来,全国各地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更加注重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持续推进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今,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的藏羚羊,已成了青藏高原一道独特的风景;珍稀的“鳤”鱼曾消失了十年,在实施长江禁渔之后“重现江湖”;“活化石”珙桐在峨眉山自然保护区繁衍生息,让游客每年鉴赏到了“鸽子花开”。

人与自然,休戚与共。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从江河之中取水灌溉,在森林里呼吸清新氧气,所需一切都来自于自然环境。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的生存更是离不开大自然。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带来健康,让人民群众拥有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恶劣的生态环境则会带来病痛,导致各种隐患问题层出不穷。

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共享理念”作为所有发展方式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其核心目的是要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公民。特别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发展成果全民共享,能够催生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苍穹巨灵,每种生命都不渺小。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若能有效开发利用物种基因,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强大的后劲。比如,大熊猫牙齿自修复功能将推动新型仿生材料研发,世界珍稀物种红豆杉可以治疗白血病、肾炎等疾病……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只有长久保护好“生态银行”,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践行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重要举措,以绿色共享理念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共享绿色未来,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古诗有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已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夕阳下,沿着河边散步的人愈来愈多,都忍不住驻足眺望远方的火烧云。这是绿色转型中的生动实践,蕴含着蓝天碧水间的幸福故事。要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作者:衡艺文

(衡艺文)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