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国家助学贷款 | 22年来 我国已形成全方位资助体系

从1999年到2021年,22年来,国家助学贷款照亮了莘莘学子的求学之路。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联合起草《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规定》,国家助学贷款在京、津、沪、渝以及武汉、沈阳、西安、南京8个城市开始试点。

关注国家助学贷款 | 22年来 我国已形成全方位资助体系

来源:央视网 2021-11-26 19: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从1999年到2021年,22年来,国家助学贷款照亮了莘莘学子的求学之路。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奖、贷、助、勤、补、免”全方位资助体系。

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联合起草《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规定》,国家助学贷款在京、津、沪、渝以及武汉、沈阳、西安、南京8个城市开始试点。2000年起,国家助学贷款由担保贷款改为信用贷款模式。2004年,助学贷款开始在全国高校实施开展。2007年,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在江苏、湖北、重庆、陕西、甘肃5省市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进入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共存阶段。

2014年,财政部、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通知,规定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额度不超过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2000元。国家助学贷款的最长期限从14年延长至20年,同时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救助机制。2017年,国家助学贷款实现高校、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院、会计学院等培养单位全覆盖。2021年,国家助学贷款额度再次调高,同时明确国家助学贷款可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