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书写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非洲研究院举办 通史编纂与中非历史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12月8日,中国历史研究院与中国非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构建和书写中非命运共同体——通史编纂与中非历史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以上线下结合形式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非盟驻华代表处常驻代表拉赫曼塔拉·奥斯曼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构建和书写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非洲研究院举办 通史编纂与中非历史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2-09 09: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2月8日,中国历史研究院与中国非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构建和书写中非命运共同体——通史编纂与中非历史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以上线下结合形式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非盟驻华代表处常驻代表拉赫曼塔拉·奥斯曼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是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时期决定启动的重大学术文化工程,已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新编多卷本《非洲通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汇聚全国非洲研究界的力量,努力编撰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多卷本《非洲通史》,为构建中国特色的非洲学科体系、推动国内非洲学科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持。本次研讨会旨在增进《(新编)中国通史》和新编多卷本《非洲通史》编纂工作的交流和学习,扩大中国史学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非文明互鉴。

高翔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与非洲虽然远隔万里,但双方的历史发展有不少相似之处。在古代,中华文明与古埃及文明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都以自己的方式创造过灿烂的区域文明,推动了世界文明知识谱系的演进与丰富。在近代,中国与非洲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掠夺,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在现当代,中国与非洲国家都开启了推进国家建设、实现“中国梦”和“非洲梦”的历史进程。面对时代之变、世界之变,书写新时代的《(新编)中国通史》和新编《非洲通史》,是中国史和非洲史研究学人的历史责任和社会担当。

拉赫曼塔拉·奥斯曼表示,历史证明,中国与非洲确实从来就是命运共同体。衷心希望并相信中方学者能够撰写出反映非洲历史本来面目的非洲通史,中非双方学者共同书写好中国和非洲新的历史篇章,为中非合作论坛、中非“一带一路”合作,为实现“非洲梦”和“中国梦”,为建设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非洲研究院和国内多所院校的专家,及博茨瓦纳、喀麦隆、美国、奥地利等国学者参加此次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通史编纂与社会形态理论、“丝绸之路”与古代中非经济文化交流、文明互鉴视野下中非历史起源与发展比较研究、近代中非历史与“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构建、殖民主义对中国和非洲的历史影响比较研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