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风雪边关飘出“家的味道”“爱的音符”——东极哨所军嫂军娃过年记

题:风雪边关飘出“家的味道”“爱的音符”——东极哨所军嫂军娃过年记 另一边,小“猕猴淘”正在茶话会现场和叔叔们学唱连歌《我把太阳迎进祖国》。

新春走基层丨风雪边关飘出“家的味道”“爱的音符”——东极哨所军嫂军娃过年记

来源:新华网 2022-02-06 17: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哈尔滨2月6日电 题:风雪边关飘出“家的味道”“爱的音符”——东极哨所军嫂军娃过年记

梅世雄、王琢舒、迟博

“儿子,多穿点,妈妈带你到雪窖里取好吃的。”

2月6日,大年初六,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东极哨所的家属房里,来队过年的军嫂南妍妍正给4岁半的儿子“猕猴淘”王聿修穿上厚棉衣。

东极哨所驻守在祖国陆地版图最东端。此时此刻,这里的室内外温差接近60摄氏度。

南妍妍是哨所所在连指导员王阳阳的妻子,也是一名来自河南的小学语文教师。从2017年开始,她已连续5年在哨所过年。

“孩子他爸为国戍边守岁,责任重大,不能回河南老家。”南妍妍说,“这几年春节,我就带着儿子来过团圆年。”

南妍妍说的雪窖是连队室外的一处天然“大冰箱”——

在积雪深处挖一个大大的雪洞,再准备一些合适尺寸的储藏盒,就可以将原本需要在冰箱里冷冻的各种食材放进去储存。这里的冬季室外温度极低,放在雪窖冷冻储存的效果甚至比冰箱还好。

“一会儿,爸爸巡逻回来,我们给他做一个西红柿牛腩、一个辣子鸡……”南妍妍一边说着,一边从雪窖取出一块牛腩和一袋生鸡块。牛腩和生鸡块冻得硬邦邦的,碰撞在一起叮当作响。

小“猕猴淘”对食材并不感兴趣,雪窖里的一串像小红灯笼似的冰糖葫芦让他眼前一亮。

“这是叔叔们特意给你准备的。”南妍妍看出了儿子的心思,把冰糖葫芦递给他。

切菜、爆锅、翻炒、上色……一会儿的工夫,两室一厅的连队家属房里饭菜飘香。

摆好饭菜,南妍妍和儿子到连队门口迎接巡逻归来的丈夫。睫毛眉毛满是白色冰霜的王阳阳一手抱起儿子,一手牵着妻子,朝“家”走去……

近年来,随着边防部队条件的改善和政策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军属有条件来队和亲人团聚。除南妍妍外,这个春节,连队还迎来了两名第一次来队过年的军嫂。

“第一步,把位,站好……然后,上步,背部转体,蹬腿,走!”

夜幕降临,连队文化活动室内正在举办新春茶话会。除了载歌载舞的文艺节目,一段摔跤运动“教学”正在精彩上演。

“教授”官兵们摔跤动作的是第一次来队过年的军嫂王宇薇。她来自内蒙古通辽,是一名体育教师,擅长摔跤。丈夫张国超是一名上士,也是训练骨干,在比武中经常拿名次。

“没想到,在这里,我既和国超团聚了,还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帮助官兵提升体能素质,真是既有趣又有意义。”王宇薇兴奋地说。

上士余洋小时候曾在武术学校练过武术,过年了,他为战友们和来队家属准备了长棍和少林拳表演。精彩的表演不仅引来战友们的阵阵欢呼声,还博得台下妻子董明星的掌声。

“第一次来部队过年非常开心。”从三千多公里外的老家来到连队,路途虽然遥远,但董明星感到特别温暖。

另一边,小“猕猴淘”正在茶话会现场和叔叔们学唱连歌《我把太阳迎进祖国》。

“我把太阳迎进祖国,太阳把光热洒给万里山河……”小“猕猴淘”对爸爸工作的地方并不陌生,因为妈妈经常告诉他“这里是最早把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

小“猕猴淘”双手握着麦克风,晃着小脑袋,瞪大双眼,生怕跟不上爸爸和叔叔们的旋律。

“你长大了想当爸爸和叔叔们吗?”“想!”“为什么?”“因为我想保护别人。”

童言童语、欢声笑语……“家的味道”“爱的音符”飘散在整个营区。

(梅世雄,王琢舒,迟博)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