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元宵响彻齐天之乐——记中央民族乐团的央视元宵献礼《齐天乐》

虎年元宵,央视元宵专题节目播出中央民族乐团的开场民乐合奏《齐天乐》,继春晚、冬奥会之后又给人们增添了一股强劲的节日喜气。乐器本身的历史体现了中土和西域的音乐文化对话与交融,也展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

虎年元宵响彻齐天之乐——记中央民族乐团的央视元宵献礼《齐天乐》

来源:新华网 2022-02-18 16: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齐天乐》海报

虎年元宵,央视元宵专题节目播出中央民族乐团的开场民乐合奏《齐天乐》,继春晚、冬奥会之后又给人们增添了一股强劲的节日喜气。正应了众人的新岁贺词“虎虎生风”!节目一开始就出现亮点——从太空传来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舱用古筝弹奏《茉莉花》,寓意现代“飞天”,紧接着进入演播现场,很快亮出现中央民族乐团赵聪饰敦煌壁画的飞天乐伎反弹琵琶与之呼应。观众大惊:真的反弹琵琶!……主持人道出众人的心声:“一个来自太空的《茉莉花》,让我们感受到的是跨越时空的东方意蕴,一曲天地和鸣的《齐天乐》,让我们聆听到的是纵贯千年的中国声音!”

  中央民族乐团团长、琵琶演奏家赵聪饰反弹琵琶伎乐天

《齐天乐》之“乐”,体现了汉语的丰富与巧妙:既是音乐之乐,也是快乐之乐。正如《乐记》所云:“乐者,乐也”。据考汉武帝在元宵“与民同乐”,元宵节便有普天同庆的气象。今日《齐天乐》创作团队以“热闹”“神奇”“激烈”“欢乐”为创作理念,在央视舞台上充分释放浓烈的节庆气氛。多层拱形让人直接联想到七彩虹霓,它又像跨年岁的巨大彩门,继续引发冬奥会提出的“一起向未来”的畅想。

  古琴演奏家陈雷激饰诸葛亮

  中阮演奏家冯满天饰阮咸

  箜篌演奏家吴琳饰李凭

历史与当代,都赋予“齐天乐”深厚的文化意蕴。“齐天”古代用以比寿。宋时“齐天乐”原为教坊乐曲,多用于宫廷庆典或祝寿宴享,后来成为词牌,抒发更多情思。著名词作有周邦彦《齐天乐·秋思》,以及周密、杨无咎、陆游、陈允平和文天祥等的《齐天乐》。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元宵之夜的系列传统民俗活动被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央视很早就将“春天”与“齐天乐”作了多次关联。1987年春节,中央电视台录制了名为《齐天乐》的晚会,极富创意地引来正在拍摄的《西游记》剧组各路“神仙”“国王”给观众拜年;2013年4月,央视4套《中国文艺》栏目又一次播出高清版春晚《齐天乐》主要内容,依然博得观众的好评与热议。今年元宵,央视邀请中央民族乐团再次以“齐天乐”为名奉献节目,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显然,今天的《齐天乐》展现了新面貌。此“新”是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精神的成果。

  唢呐演奏家牛建党饰戚家军唢呐手

  打击乐演奏家朱剑平饰李龟年

  笙演奏家吴学伟饰墨子

今年元宵的“齐天乐”,通过历史人物与乐器关联的方式,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画卷。创作团队依史料考据溯源,将战国时期的墨子关联笙(吴学伟饰),三国蜀汉的诸葛亮关联古琴(陈雷激饰),魏晋竹林七贤之阮咸关联阮(冯满天饰),韩愈侄孙韩湘子关联箫(丁晓逵饰),唐朝乐工李凭关联箜篌(吴琳饰),受唐玄宗恩宠的梨园乐师李龟年关联羯鼓(朱剑平饰),莫高窟飞天乐伎关联琵琶(赵聪饰),北宋奚琴名家徐衍关联二胡(李超饰),率先将唢呐编入军乐的戚家军关联唢呐(牛建党饰),南宋抗金名将梁红玉关联鼓(金函冰饰)等等。

  笛箫演奏家丁晓逵饰韩湘子

  二胡演奏家李超饰徐衍

  打击乐演奏家金函冰饰梁红玉

这样的关联一方面赋予民族乐器更多历史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折射了各朝代文化名人或英雄人物的精神气质。由于这些历史人物处于不同朝代或不同时期,他们的服饰亦有不同讲究。创作团队依然通过史料分析来设计服饰。例如根据《史记》“墨子见荆王,锦衣吹笙”的记载制作笙演奏者的服饰,将“锦衣”与“裘褐”结合,既体现墨子“节用”思想,又有所创新。而借琴施“空城计”的诸葛亮为智慧的化身,则还原他身着鹤氅纶巾,手执羽扇,足登岐头履的形象。其他人物服饰各有特点。角色化表演再次体现了中央民族乐团多年来进行民乐创造性转化的“音乐剧场”艺术探索。

乐器本身的历史体现了中土和西域的音乐文化对话与交融,也展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主创人员选择10件重要乐器,代表中土的5件为琴、阮、箫、笙、鼓,代表西域传入的5件为琵琶、箜篌、二胡、唢呐和羯鼓。古琴乃士大夫修身养性之器,旨在籍琴求道,超越世俗,达天人合一之境界。阮早期为弹拨乐器类通名,后以阮咸命名并自立。箫源自骨笛,几经变化定型,后又关联羌笛和尺八。笙成型于春秋战国,与“滥竽充数”典故之竽并存。鼓是非常古老的乐器,用途非常广泛。羯鼓为古代龟兹、高昌、疏勒和天竺等地的乐器,南北朝传入中原。多用于急速节奏的乐曲,亦可为战士搏击助威。唐玄宗将它作为八音之首,并作鼓曲《秋风高》。唐之前中国本土的卧箜篌就已逐渐失传,后世用的竖箜篌(胡箜篌)乃由西域传入。大约流行于秦朝的琵琶,后来与西域传入的曲项琵琶结合,改横抱式为竖抱式,在唐朝它的技巧与应用有很大发展。二胡从名称即可知道原初属于胡乐,宋元以来在戏曲中广为应用,20世纪上叶刘天华将它搬到现代舞台。唢呐大约于公元3世纪由波斯、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历代有多种应用,近现代成为中国民乐的重要乐器。

音乐创作上,首先出现一个高亢的乐句作为开端,它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正义侠武精神的音乐符号,先后出现在动画片《大闹天宫》、《西游记》和一些武侠影片中。元宵节作为“齐天乐”的引子,一方面告示喜庆的开场,一方面关联央视曾经的节目安排。紧接着出现的是中土乐器为主的五声音乐语言的交流,很快出现西域乐器为主的七声音乐语言的对话,人们很容易听出其中的丝路情结。这一段的亮点如前文所述,是赵聪真实的反弹琵琶。据了解,她通过平时的瑜伽训练才掌握敦煌壁画中乐伎的反弹技巧。让人惊叹的是,她做到了!最后中西交融为充满律动感的音乐整体;更多乐手加入,将音乐推向高潮并结束。多声织体、配器和节奏加入了现代艺术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元素,音乐语言显然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征。因此,主创者将自己的作品定位为“新民乐”。但是,不同于21世纪初出现的新民乐,《齐天乐》并没有改编现成的民乐,也没有加入电声打击乐,完全是原创新作。在新时代语境中,它展示了中央民族乐团实践优秀传统民族音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努力姿态。

(作者宋瑾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协音乐美学学会会长)

(宋瑾)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