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稳产业促就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两千年的脱贫梦想,四十余年的砥砺奋斗,八年的克难奋战,一朝圆梦,我国交出了“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优异答卷,创造了世界减贫史的奇迹。

东湖评论:稳产业促就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荆楚网 2022-02-28 17: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部署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明确了两条底线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其中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底线。

两千年的脱贫梦想,四十余年的砥砺奋斗,八年的克难奋战,一朝圆梦,我国交出了“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优异答卷,创造了世界减贫史的奇迹。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改变,所有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因此而迈向新阶段,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因此而巩固。这份成绩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决不能让规模性返贫侵蚀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的生活之美、发展之基、鱼水之情,坚决用稳产业促就业补齐乡村振兴短板,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心中有数,操之有度,行之有方。”贫困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我国虽然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但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拿出一以贯之的韧劲、切实可行的举措,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要始终在“精”字上下常功,精细责任分工,防止“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懈怠现象,继续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要精准确定监测对象,精准发现发现因灾因病因疫等苗头性问题,精准落实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坚决把贫困问题反弹回潮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

产业连着就业,稳定产业是稳定增收的重要支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的背后,无不是小米粉变成了大产业、小茶叶长成大茶“业”、小土豆变成“金蛋蛋”等产业的有力支撑。但应注意的是,乡村产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任何盲目上马、人云亦云、贪大求全的上项目、搞扩张,终究会水土不服、后劲不足、效益不稳。要保持定力,踏稳脚步,在已有产业上用好“绣花功”,在部署产业上下好“先手棋”,在长远发展上打好“特色牌”,在为农惠农上搭好“连心桥”,不断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巩固光伏扶贫工程成效,在有条件的脱贫地区发展光伏产业,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为农民稳定增收提供“源头活水”。

一勤天下无难事,“输血”不如“造血”,扶贫不能“养懒汉”,防止返贫同样要防止“养懒汉”。唯有鼓励就业、稳定就业,收入才能稳,生活才能好。要建强农民工就业的“传送带”,发挥大中城市就业带动作用,鼓励发展共享用工、多渠道灵活就业,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培育发展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扩宽农民工外出就业渠道。要打破农民工就业的“天花板”,大力开展适合农民工就业的技能培训和新职业新业态培训,降低农民工就业“被替代率”。同时,做好就业的兜底工程,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实行动态管理,让农民能就业、稳就业,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再到共同富裕,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是矢志不渝的目标。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坚持稳产业促就业,推动农民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家门口”,都能把致富的“饭碗”端起来,把致富的“腰包”鼓起来,真正让生活红火起来,更上一层楼。

作者:艾佩韦(湖北鄂州)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