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封控期间,上海原本依赖助老餐的独居老人如何解决吃饭问题?

上海芷江西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送餐员 马俊红:平常都送到老人家门口,送到老人手里,现在疫情只能送到小区门口。在长宁区仙霞社区还有一支“老伙伴”志愿者队伍,有292名70岁以下老人专门与辖区内1460名高龄老人对接,以老助老。

疫情封控期间,上海原本依赖助老餐的独居老人如何解决吃饭问题?

来源:央视网 2022-04-13 13: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上海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超大型城市。疫情封控期间,一些原本就依赖助老餐的独居老人如何解决吃饭问题?来看报道。

这里是芷江西路街道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往常这里每天会接待两到三百名辖区里60岁以上老人,不过这段时间这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显得有些安静,每个房间都承担起不同的功能,比如我左边的健身房现在就变成了菜品储藏室。

小区封控管理,但为老人送餐不能停。每天223份助老餐,一周的原材料必须备齐。

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都吃住在这里,目前人手缩减了三分之一,留守人员“一个顶俩”。在储备选择不多的情况下,厨师长还是想方设法保证老人餐有荤有素。

  马俊红为这个片区的老人送餐已经有六年了。

上海芷江西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送餐员 马俊红:平常都送到老人家门口,送到老人手里,现在疫情只能送到小区门口。

助老餐送到小区门口后由小区志愿者接着传递。76岁的盛瑞兰得知助老餐需要“最后一百米”配送,抢过了“接力棒”。

疫情以来,为独居高龄老人提供的送餐服务始终不中断。在长宁区仙霞社区还有一支“老伙伴”志愿者队伍,有292名70岁以下老人专门与辖区内1460名高龄老人对接,以老助老。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