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防护,安全出行,文明出游……"五一"假期出行提示要记牢!【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539)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要携带违禁物品,掌握紧急逃生正确方法,自驾游要杜绝疲劳驾驶和酒后驾车。再次呼吁广大旅客,出游期间做好健康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

做好防护,安全出行,文明出游……"五一"假期出行提示要记牢!【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539)

来源:健康中国 2022-04-30 20: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五一”小长假期间,

外出时如何做好健康防护?

出行要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文明安全游玩注意哪些事项?

权威提示来了!

外出防护不能少

*自觉遵守戴口罩、测体温、查验健康码等当地疫情防控规定。

*与其他游客保持间距,避免聚集。

*避免在博物馆展厅等密闭公共区域内进食。

*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

*咳嗽、打喷嚏时,注意用肘部或纸巾遮掩。

*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时,应停止游览并及时就医。

*严格遵守本地疫情防控政策,积极配合当地政府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出行关注三方面

一、关注防疫政策

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动态和中高风险地区变化情况,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密切留意途经区域疫情防控要求,并严格做好自身防护。提前了解出发地、目的地防控政策。

二、关注天气状况

及时了解出行地区的天气情况,认真检查车辆技术状况,驾车时注意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车距,确保出行安全。

三、关注拥堵情况

提前了解途经路线实时路况和高峰时段、易拥堵点等信息,提前做好规划,错时错峰出行。

注重安全 讲文明

一、合理规划出游线路,错峰出行。

提前了解旅游景区、博物馆门票预约、客流限制等措施,做到能约尽约。

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急救常识,准备必要的常用药品,建议购买旅游意外保险。

二、切勿前往不具备开放接待旅游者条件的区域,确保人身安全。

根据个人年龄、健康、心理等状况,量力而行、谨慎参与高空、高速、探险等高风险项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划船、漂流、浮潜、深潜等涉水活动。

在山区、河谷等区域要防范山体滑坡、落石、泥石流、山洪暴发等安全风险。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要携带违禁物品,掌握紧急逃生正确方法,自驾游要杜绝疲劳驾驶和酒后驾车。

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注意防火避灾,防止引发火灾事故。

三、出游期间遵守文明行为规范,遵守旅游景区相关规定。

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按需点餐,避免浪费。

保护环境,不污染水源,不乱丢垃圾,不践踏绿地花丛,不刻划、攀折树木。

不随意投喂、伤害动物,不购买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

树立文明意识,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弘扬文明新风尚。

再次呼吁广大旅客,出游期间做好健康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该停止旅游活动并且及时就医,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避免造成疫情传播。

欢度“五一”

文明健康出行

共同守护平安假期!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