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卫星记录洱海畔古生村的生态蝶变

新华全媒+丨卫星记录洱海畔古生村的生态蝶变

来源:新华网 2022-09-28 16: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云南省西部

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处

是大理苍山

苍山一侧

洱海波光潋滟

有着千年历史的白族传统村落古生村

就坐落洱海之畔

20世纪80年代

洱海水质较好

然而

随着当地城镇化进程加速

旅游业逐渐兴盛

洱海流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以前古生村的临水客栈与民宅村落

建到洱海边

天然湖岸线遭到破坏

污水直排洱海

造成污染

随着洱海流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20世纪80年代起

洱海水质急速下降

1996年和2003年

曾两次暴发蓝藻

2016年

云南开启抢救性保护工作

为村里每家每户建设污水收集池

污水经沉淀后排入收集管

再进入污水处理厂

处理完成后流入库塘和湿地

用于农业和林业灌溉

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洱海

为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

古生村村口处

8个水塘相接

构成占地20多亩的库塘系统

农田污水从进水口流入其中

水中的浑浊物经过水生植物吸附

水质清澈了很多

这样的水再沿沟渠流入湿地

又是一轮净化

最终才进入洱海

2018年

大理启动洱海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

如今

在村落与湖泊之间

是一条环洱海而建的生态廊道

它在人与湖之间划出了一条物理隔离的界线

能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

古生村的蝶变

是洱海治理的缩影

原来的沼泽地建成为湿地公园

被农田、客栈侵占的湖滨岸线

修复为水体净化、生态复苏的自然湖滨岸带

它们同一座座污水处理厂

尾水库塘

藻水分离站相关联

构建起洱海生态安全屏障

“十三五”期间

洱海全湖水质累计32个月为Ⅱ类

未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

苍山洱海间的山水画卷

成为无数人的诗和远方

出品人:徐姗娜 孙志平 李银

监制:钟昊熹 王长山

策划:程瑛 伍晓阳

统筹:秦大军 山旭

编导:曾迎迎

记者:周磊 丁怡全 王安浩维 王明玉

卫星特效制作:丁新柯 桑佳琪

后期:桑佳琪 郭超

遥感与数据支持:谷宁

编辑:郭建伟 王婷 高颖 邱晨 张云轩

终审:孙毅飞

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华社音视频部

新华社云南分社

联合出品

制作

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

鸣谢

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环境遥感团队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