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蓄能积势,孕育未来

立冬“三候”这样写道:“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意思是说,立冬时节,水开始结冰,土地开始冻结,野鸡一类的大鸟已难得一见。

立冬:蓄能积势,孕育未来

来源:新华社 2022-11-07 14: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7日,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既传递着天寒地冻、万物收藏的物候变化,也传递着蓄能积势、孕育未来的美好希冀。

立冬“三候”这样写道:“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意思是说,立冬时节,水开始结冰,土地开始冻结,野鸡一类的大鸟已难得一见。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并称“四立”,宣示万物在春天萌生,在夏天滋长,在秋天收获,在冬天休藏。从立冬开始,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为来年春天的勃发蓄能积势。

11月4日,羊群在新疆裕民县巴尔鲁克山冬季牧场上觅食。新华社发(陈双喜 摄)

立冬,意味着冬季来临。不过,我国幅员辽阔,祖国南北温差不同、景色各异。东北大兴安岭地区和西北新疆北部地区早已大雪纷飞,首都北京也开始呈现“秋深渐入冬”“红叶已随风”的初冬图景,长江中下游的气温近期不降反升、冬季远未到来,华南地区依然是绿水青山、温暖宜人。

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6日夜间至8日,四川东部、陕西中部和南部、贵州西北部、山西南部、河南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陕西东部和西南部、重庆西部、贵州西北部局地有大雨。8日至9日,受冷空气影响,新疆伊犁河谷和南疆西部山区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北疆北部山区局地有大雪。而在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总体向暖。

立冬之日,民间有补冬的习俗,正如谚语所说“立冬补冬,补嘴空”。南北方因气候和物产不同,饮食和进补也各异。譬如,在北方,很多人家里在立冬这天会吃饺子,一些“老北京”会涮羊肉进补;在南方,立冬这天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草根汤则是闽中人家熬制和食用的养生汤。

10月30日,在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冬小麦苗破土而出。新华社发(祝雪威 摄)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立冬之后,我国一些地区的农事同春、夏、秋三季相比,似乎显得不那么繁忙了,但是农民们并没有闲着,海南一些地方正发挥着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种植瓜菜,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一些地方则分别忙着冬小麦和冬油菜播种的收尾。

对农业来说,冬季是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黄金时期。各地的灌区建设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国务院部署重点推进的江西大坳等6处新建大型灌区在加快建设中,安排年度投资计划的529处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项目同样在加快推进。

冬季是一个蓄能积势的季节,也是一个孕育未来、带给人们美好憧憬的季节。大江南北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补齐灌区水利设施短板,抢抓冬季施工黄金期,为来年的农业丰收打下好基础。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