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月壤研究取得新进展 首次发现撞击成因的亚微米级磁铁矿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嫦娥五号月壤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首次证实了月壤中存在撞击成因亚微米级磁铁矿的存在,为学术界关于月壤中可能广泛存在原生磁铁矿的猜测提供了直接证据,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通过对上万个嫦娥五号月壤颗粒进行电子显微镜识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具有独特形貌特征的硫化物颗粒,这种颗粒的直径不足头发丝的十分之一。

嫦娥五号月壤研究取得新进展 首次发现撞击成因的亚微米级磁铁矿

来源: 央视网
2022-11-25 19: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嫦娥五号月壤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首次证实了月壤中存在撞击成因亚微米级磁铁矿的存在,为学术界关于月壤中可能广泛存在原生磁铁矿的猜测提供了直接证据,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

通过对上万个嫦娥五号月壤颗粒进行电子显微镜识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具有独特形貌特征的硫化物颗粒,这种颗粒的直径不足头发丝的十分之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月球中心 郭壮:我们通过更加细致的研究和观察,确认了这种球形铁硫化物颗粒内部含有大量的亚微米级磁铁矿和金属铁颗粒,这是月球表面大型撞击过程中物质发生气液相反应的结果,而这些亚微米级磁铁矿和金属铁都是重要的铁磁性矿物。

磁铁矿通常涉及古磁场以及地外生命等重大科学问题,因此在行星科学领域备受学者关注。此前在阿波罗月壤样本中,仅有非常少量的三价铁离子及其赋存矿物被间接检测到。此次嫦娥五号月壤中撞击成因亚微米级磁铁矿的发现与证实,为学术界关于月壤中可能广泛存在原生磁铁矿的猜测提供了直接证据,同时也能够为月球表面磁异常等重大科学问题的解释提供实验验证与理论支撑。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月球中心副主任 李阳:我们的嫦娥五号样品具有比较年轻的形成年龄,因此极大可能地保留了月壤形成早期阶段的基本特征。对这样的样品进行研究,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月壤的形成与时空演化历史。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