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丨赏岳飞存世唯一手书遗物 感受中国文字之美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丨赏岳飞存世唯一手书遗物 感受中国文字之美

来源:央视网 2023-02-20 20:3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记者 魏俊浩)2月18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络主题宣传采访团走进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岳飞庙,欣赏岳飞存世唯一手书遗物,领略中国文字的力量和魅力。

汤阴岳飞庙坐落于汤阴县城内岳庙街,是为了彰显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而修建的庙宇,现占地面积18100平方米,分为岳飞庙古建筑区和岳飞纪念馆区域。

岳飞庙古建区域始建于南宋,改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后经明弘治、正德等年间陆续扩建,面积不断扩大。殿庑建筑百余间,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

汤阴有一句老话“文王庙的树多,岳王庙的碑多”,岳飞庙的碑刻近400块,这些碑刻大体上分三种类型:一是修建庙宇碑,二是岳飞诗文碑,三是拜谒岳庙碑,是明清以来的文人志士拜谒岳飞庙后 题写的诗词歌赋。

在岳飞纪念馆则存放着岳飞存世的唯一遗物:岳飞手书谢朓诗《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是岳飞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该卷长15米,宽36公分,共有前人印章12枚,“项子京家珍藏”项元汴、“寿承氏”文彭、“笪重光”“何焯”“嵇璜”等钤印,以及“进士为官不若服田获寿保年”“宜尔子孙”等诸印。开卷是明正德皇帝朱厚照御笔卷首“岳武穆真迹”,后有徐达、海瑞、吴大澂、许乃钊、钱仪吉、杨慶麟、恒寿、尹铭绶、朱益藩、许以栗等人题跋,张祥河、陈钟祥、尹耕云等人和诗钤印、题跋和诗共计50余人。

作品以行楷书开头,慢慢转入行草体相杂,点画圆和朴厚、笔飞墨舞,有龙腾虎跃、势不可挡的气势,给人以笔墨淋漓的畅快之感,充满武将的豪情,彰显着中国文字的力量和魅力。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