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炸“北溪” 赫什:把盟友绑上战车

披露美国秘密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知名记者西摩·赫什23日指出,美方破坏管道是为了防止德国使用这条能源动脉,确保欧洲国家在俄乌冲突中跟着北约走。“他(美国总统拜登)这样做是出于政治目的,就是这样,”赫什接受今日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说,“他这样做是防止一旦冬天迅速到来时德国及西欧国家启用这条管线。

美国为何炸“北溪” 赫什:把盟友绑上战车

来源:新华网 2023-02-25 21: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披露美国秘密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知名记者西摩·赫什23日指出,美方破坏管道是为了防止德国使用这条能源动脉,确保欧洲国家在俄乌冲突中跟着北约走。

“他(美国总统拜登)这样做是出于政治目的,就是这样,”赫什接受今日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说,“他这样做是防止一旦冬天迅速到来时德国及西欧国家启用这条管线。”

这张丹麦国防部2022年9月27日发布的照片显示一处“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新华社发(丹麦国防部供图)

“德国政府(对俄罗斯)实施了制裁,停掉了这条管线,但德国政府有权重开。这次行动的根本原因就是,确保欧洲、西欧继续支持北约,继续向这场针对俄罗斯的代理人战争提供武器。”

赫什现年85岁,是美国知名调查记者,因报道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制造美莱村屠杀获得1970年普利策奖。他还于2004年曝光美军在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监狱的虐囚丑闻。他本月8日以知情人士为消息源披露,拜登政府策划并实施破坏“北溪”管道。

“北溪-1”于2012年开通,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直通德国,向欧洲输气。“北溪-2”与“北溪-1”大致平行,2021年完工后,因美国方面阻挠而迟迟无法投入运营。

这是2022年9月14日在德国卢布明拍摄的“北溪-1”天然气管道相关设施。新华社记者任鹏飞摄

俄罗斯去年2月24日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前几天,德国政府中止“北溪-2”项目审批进程。西方后来对俄罗斯发起一系列经济制裁,欧洲联盟决定逐步减少进口俄罗斯能源,转而购买更多美国生产、价格更高的液化天然气。俄方则减少对欧洲供气,“北溪-1”输气量去年6月中旬以后大幅减少,同年8月底因维修原因暂停输气。

赫什披露,美国情报部门2021年12月就开始策划破坏“北溪”管道。经过数月谋划,拜登最终拍板。美军人员去年6月潜入海中安放炸弹,9月挪威海军的飞机投掷声呐浮标后引爆炸弹。

  这是1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白宫。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赫什23日接受采访时说,美方实施破坏前,拜登和美国副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曾说漏嘴,让策划这次秘密行动的情报部门头疼。去年2月7日,拜登在白宫会晤德国总理朔尔茨。在会后的联合记者会上,拜登威胁,如果俄方“入侵”乌克兰,“北溪-2”就会被“终结”。但朔尔茨在访问期间没有表示支持终结这一项目。

美方对赫什的报道内容坚决予以否认,挪威、丹麦等事件相关国家也否认或拒绝置评。欧盟委员会发言人23日也表示,欧盟目前不予置评。

丹麦、德国和瑞典分别调查这一事件,但拒绝与俄方共同调查。俄方已经呼吁联合国发起调查,并敦促美方给出说法。(惠晓霜)

(惠晓霜)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