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认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充分认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3-09 11: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机构指的是在政治领域中从事一定工作、发挥一定职能的工作单位,也指这些单位内部设置的工作单元。机构的职能一般是行使某种职权、承担某种社会治理功能。现代社会的机构可以分为政党机构、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机构等。在我国,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党和国家机构形成了层级化、网络化的巨大体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系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演变,我国已经进行了多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2023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上的第一次重大体制变革,也是未来五年及更远一段时间中国发展行稳致远的制度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2023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落实二十大精神的需要。

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首要政治任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落实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工程。党的二十大已经明确对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做出了设计和安排。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这一设计无疑需要制度保障和机构设置来落实。二十大报告还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完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加强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等等。二十大的这些制度设计必须通过机构改革来实现,没有针对性的机构来承担新的制度功能只能是空中楼阁。政府机构职能法定化的安排清晰表明了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必要指出的是,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从二十大至今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的时间,抓紧时间迅速利落地完成这次机构改革,可以为未来数年及更长一段时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清楚这项工程的紧迫性。

第二、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局势的变迁,这一制度体系必须与时俱进地不断调整优化,从而更好地适应各方面繁难的工作需要。2023年机构改革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了服务于新发展阶段目标及其他方面的要求而进行的制度调适。这次改革最为重要的是贯彻“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原则。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可以说,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各级机构中真正发挥作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进步和发展。这次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统筹党中央机构、全国人大机构、国务院机构、全国政协机构,统筹中央和地方”,其实质是在机构安排上“全国一盘棋”,这充分体现了系统性思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体现。

第三、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持续的“步步升高”的过程。经过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我国治理体系得到提升和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科技工作管理体制不够统一,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不够强大,高质量发展不够顺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然存在等等。为了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机构改革,即建构或完善更加适应解决这些问题的党和国家机构;达到的目的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这将使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更上一个台阶。

第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局势、解决面临的大量难题的需要。

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的动荡冲突持续出现,一些新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冒头,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持续一年的俄乌冲突仍在演进,引发的负面影响似在加大。美西方对我国的遏制和敌视仍在强化,对我方的打压围堵随时可能升级。我国似乎处于难确定难预料的不利因素持续增多的时期,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应对这些考验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机构来担当,处理这些问题必须要有突出的制度优势来运用。

我国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依然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需要解决许多紧迫性问题。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这些问题既有经济层面的,也有政治层面的,还有社会层面的、文化层面的及生态文明层面的。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顶层设计的安排,也需要组织领导的加强,不过,适应解决这些问题的机构设置是一个核心因素。2023年党和国家机构是为解决这些问题建立更为适应的制度基础。

应该相信,这次机构改革将会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充分调动我国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处理国内外各种繁重艰难问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走上新的层次,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步发展。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 刘东超)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