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评论员:在稳中求进中实现战略目标——二论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经济日报评论员:在稳中求进中实现战略目标——二论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来源:经济日报 2023-03-16 09: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越是遇到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越要牢牢把握这个总基调,更好平衡稳与进的关系,这是我们党驾驭经济工作成功实践的重要经验,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全国两会上强调“稳中求进、积极作为”作出的鲜明指向。我们务必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向着伟大目标笃定前行。

数据显示,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连续位于扩张区间,工业企业生产恢复加快;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扭转了2022年10月以来连续3个月下降的趋势,在上年同期较高基数基础上持续恢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折射出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进展,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更好支撑经济回稳向上;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深刻把握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把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意外情况的预案做得周密一些,确保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实现发展目标。

稳是大局,稳有重点。稳增长是主要目标,要努力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就业是重要基础,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充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就业扩容提质;稳物价是关键环节,要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确保粮食能源等重要民生产品的保供稳价,也要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在经济恢复基础夯实过程中,着力做好三个“稳”,就抓住了稳定经济大盘、打牢高质量发展基础的关键。

进必向上,进有重心。只有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才能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这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发展信心上积极作为。增加收入扩大消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支持平台企业大显身手、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一系列缜密部署,紧紧抓住影响我国发展预期和市场信心的关键问题,旨在有效破解阻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难点、堵点、痛点,进一步激发“进”的动能。

稳得有定力,进得有章法,对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否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如何增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成效、怎样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要靠实践检验,用事实说话。而这又何尝不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发展定力的考验!政绩观和发展定力密切相关。没有正确的政绩观,就容易有不顾一切大干快上的冲动,甚至以“搞花架子、盲目铺摊子”换取经济短期增长而损害长远发展。积极作为,不是盲目作为。“要把这种浮躁心理、急躁心态都压下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搞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再叮嘱,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既要有正确的政绩观,也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

起步决定后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唯有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稳中求进中行稳致远,不断开辟伟大事业的新局面。(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经济日报评论员 )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