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市域社会治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抓手

北京师范大学:市域社会治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抓手

来源: 环球网
2023-03-28 17: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3月25日,《中国社会治理报告(2022)》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与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在第十二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上联合发布。

报告聚焦年度社会治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凝聚社会治理领域理论、政策和实践专家的力量和智慧,以总体研究报告和重点领域研究报告相结合的方式,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视角出发,深入开展中国社会治理理论、政策和实践研究,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升中国在全球社会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副会长李韬指出,报告围绕市域社会治理、基层社会治理、数字治理等五个重点领域,以新蓝图、新牵引、新探索、新动能、新思维、新记录为基本框架,对我国社会治理理论、政策和实践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报告近日将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2023年,在报告基础上将陆续推出社会治理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创新案例遴选。

报告指出,市域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抓手,市域社会治理经历了试点探索和积极推进,成效初显。

其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愈发成为社会治理的核心和关键。全科网格化治理、应急体系建构、社企分工与合作、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等都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抓手。数字治理是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树立数字治理思维,提升数字治理能力、数字可行能力、数字发展能力、数字服务能力,让数字化更好地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组织专门力量,对2022年度大事记做了系统梳理,针对当下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治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筛选了146个重要时刻,形成《2022年中国社会治理大事记》。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马骏指出,党的二十大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立足以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作出系统谋划和具体部署,赋予了新使命,明确了新要求,提出了新课题。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主任姜培茂表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作为学校高端智库建设试点两大主建单位之一,积极推进各方面工作创新,加强咨政建言、智库交流、基础建设和内部改革,呈现出新的活力和局面。

国务院研究室原党组书记、主任魏礼群系统回顾和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认为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的新飞跃,续写了中国社会长期稳定的新篇章,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治理的新道路,贡献了人类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方案。

国务院发改委原副秘书长任珑认为社会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应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杰秀认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加快构建现代化的街道管理体制,全面提升党领导下的基层治理多方参与水平,全面推进社区服务现代化,加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科技支撑。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丁元竹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适应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应对传统的社会学理论、传统治理理论进行反思和创新,建构智能社会理论,重新定义“位置”,重新定义“虚拟”,深度理解社会政策,更好助力智能社会治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认为社会治理要树立新治理观、大治理观,处理好长远与当下、常态和非常态、管制性思维和创新发展思维等方面的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全国社科办等政府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4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等多家社会组织和企业代表出席本次会议。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