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省办特区35周年:为改革试水,为开放探路

熊柯皓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海南建省办特区35周年:为改革试水,为开放探路

来源:中国网 2023-04-13 19: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罗来军 实效经济学创立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熊柯皓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2023年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三十五周年。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与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承担起为改革试水、为开放探路的历史重任,承担起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光荣使命。

三十五年筚路蓝缕,三十五年波澜壮阔。海南已从一个边陲海岛发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自1988年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GDP总量由1988年的77亿元增长至2022年6818.22亿元,人均GDP由1220元增长至66602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196元增长至30957元,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升,全省一般预算收入总量由4.82亿元增长至1518.79亿元,占GDP的比重稳步上升,反映出海南 GDP 增长带来的税源逐步拓展,单位GDP财税贡献度逐年提高,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明显。

海南抓住政策机遇,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大力吸引境内外投资者。对来海南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者给予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包片开发,大胆放开投资者经营范围,逐步取消各种限制,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开放引领发展的道路,开发洋浦、设立保税港区、举办博鳌亚洲论坛、建设国际旅游岛、实行旅游入境免签政策,持续发力,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是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第五个年头,海南自贸港今天已“成型起势”。在构建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上,三张“零关税”清单、企业和个人15%所得税、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关税等180多项政策在海南落地实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为27项、全国最短,经营主体五年增量超过之前30年的总和,增速连续36个月保持全国第一。现今,海南省正准备实施“全球自由贸易港伙伴计划”,拓展国际经贸合作,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重大突破。

未来,海南将立足到2025年将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到2035年,成为中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的国家战略定位。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筑牢实体经济,构建开放型、生态型、创新型产业体系,打造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双高地”,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持续吸引外资,全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民生,补短板,以美丽生态环境加快乡村振兴。

未来,海南将继续坚持以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为总抓手,充分发挥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着力在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创建一流营商环境、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海南篇章、争当共同富裕优等生等方面探路先行,如期顺利实现今后五年横跨全岛封关运作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区,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罗来军 熊柯皓)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