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希腊比港青年的“一带一路”故事

新华社雅典5月10日电(记者于帅帅)今年是埃菲·瓦雷拉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简称比港)工作的第13个年头。

这些希腊比港青年的“一带一路”故事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2023-05-10 14: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雅典5月10日电(记者于帅帅)今年是埃菲·瓦雷拉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简称比港)工作的第13个年头。瓦雷拉生于比港、长于比港,既目睹过这个希腊第一大港在多年前陷入衰落,也见证了中国公司让港口重新焕发活力和生机。

瓦雷拉自2010年起供职于中远海运港口比雷埃夫斯码头有限公司(PCT)。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PCT不断增加对港口投资,对码头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提升了港口竞争力,推动比港成为地中海地区领先的集装箱大港之一。

2008年,中远海运与希腊方面签署为期35年的特许经营权协议,并据此于2010年成立PCT,助力比港集装箱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PCT董事常务副总经理王继航告诉新华社记者,比港年操作箱量近几年均超过500万标箱,跻身全球前三十大集装箱大港之列,创造直接就业岗位约3000个,为希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张2019年1月16日航拍的照片显示的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新华社记者吴鲁摄

同瓦雷拉一样,PCT工程部主管安东尼斯·阿佩吉斯也是公司的老员工,已经在PCT工作了11年。在他看来,中国公司对比港的投资实现了共赢,一方面为当地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比港优越的地理位置也为公司发展带来优势,无论是希腊还是企业和员工都从中受益。

瓦雷拉受益于比港不断发展壮大,借助公司支持实现了个人成长。其中对她影响最大、也是最为公司希方员工称道的,是“教育资助金”计划。

PCT人事及行政部经理韩伟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说,公司一直高度重视员工的能力发展和个人成长,为员工提供大量培训和发展机会。“当了解到部分员工有深造需求时,我们在2018年推出一个教育资助项目,用以帮助在职深造员工支付50%到80%的学费。这个项目开展以来共有十名员工参与并陆续完成了学业。”

在这一计划加持下,在公司财务部工作的瓦雷拉选择了攻读航运业方向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她看到比港的发展和进步,意识到这将给希腊航运业带来更多机遇和变化,因此希望融入这一潮流,通过深造增强能力。

工作中的瓦雷拉(右)。视频截图

虽然研究生项目要求很高,但瓦雷拉得到了家人和同事的大力支持,PCT公司从一开始就给予她资助。她希望未来能够利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并实现比港的进一步腾飞,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阿佩吉斯也是公司这一政策的受益者。他告诉新华社记者,他对公司支持员工终身学习的做法非常赞成。2021年他选择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希望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公司为他支付了很大一部分学费。

“公司这种基于团队合作和员工福祉的文化,使得我对这份工作很满意。”阿佩吉斯说,“公司提供的良好工作环境以及我们从中获得的支持,使我们有能力应对未来挑战。”

韩伟也表示,教育资助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帮助员工深造,提高员工能力;另一方面,员工能力的提升也能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进而实现港口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