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亚峰会: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确定性、提供新动能、架设民心桥

中国—中亚峰会: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确定性、提供新动能、架设民心桥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5-22 10: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中国国家主席亲自主持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系列合作共识,共同签署《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成果丰硕。

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力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互利合作,而且作为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全球发展、安全与文明“三大倡议”的外交实践,峰会将为这个变乱交织的时代带来确定性,为复苏乏力的全球市场注入新动能,为互信缺失的世界搭建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桥梁。

以中国—中亚峰会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为变乱交织的时代带来确定性

中国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他指出:“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前提都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没有安全稳定的大环境,世界经济也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人民的福祉更无从保障。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纵横激荡的国际形势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严峻挑战。三年来,新冠疫情、地缘冲突、经济动荡等一系列世所罕见的多重危机相互叠加,共同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进程。面对这些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唯一的出路就是共同推动全球治理、协调政策、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而其前提就是国际社会首先要在最根本、最关键的安全领域达成政治共识。

因此,在此次峰会所达成的《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各方重申,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互予理解和支持。中方坚定支持中亚国家选择的发展道路,支持各国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采取的各项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与会六国重申尊重各自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的发展道路,在涉及彼此主权、独立、安全和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六国内政;坚决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坚决倡导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从东海之滨到里海之畔,从一望无际的钦察大草原到碧波万顷的南中国海,这场盛会不仅将在“亚欧”这片全球最广袤大陆的腹地注入确定性和稳定性,而且还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国家间安全合作的正面范本。它既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也展示了中国和中亚五国共同作为“和平建设者”的国际形象。与会六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携手砥砺前行,有力推进了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无论是在亚欧大陆的历史上,还是在人类探索区域合作、全球治理的征途中,此次峰会的开创性历史意义都将为世人所褒扬、铭记。

以中国—中亚峰会践行“全球发展倡议”,为复苏乏力的全球市场注入新动能

持续三年的新冠疫情虽已结束,但全球经济至今仍复苏乏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既有经济发展自身的客观规律,如计算机、互联网等旧的动能推动作用愈发有限,而数字科技、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增长点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成熟,因而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也有经济以外的因素,如持续三年的新冠疫情打击了全球几乎所有国家的经济基础,日趋激烈的大国“战略竞争”不仅直接冲击全球能源、粮食、矿产等大宗商品的供给与价格,而且对冷战结束以来所兴盛的全球化浪潮釜底抽薪,并迫使所热爱和平、渴望发展、不愿意陷入“新冷战”泥淖的国家和人民团结起来,共商对策。在上述时代背景下,如何团结国际社会、克服分歧?如何凝聚共识、付诸行动?如何为复苏乏力的全球市场注入新动能,已成为摆在各国领导人面前的当务之急。

两年前的2021年9月,中国国家领导人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世界各国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举办正是“全球发展倡议”的最新实践。长长的《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明确提出,中国与中亚五国将共同发展智慧农业合作,加强节水、绿色和其他高效技术应用和先进经验交流;共同推动在荒漠化土地和盐碱地治理开发、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畜牧兽医等领域开展技术与人才交流合作;在农业现代化、建立城乡生产链等方面开展经验交流,落实减贫措施;加强减贫合作,出台有效社会帮扶政策,开展专家和业务交流。

从全球治理的高度看,此次峰会的示范意义还在于,它将推动国际社会重新聚焦发展,引领各国加强协调政策、克服分歧,集中资源投资那些可为各国人民带来长期收益的新兴科技与产业。可以预想,未来三五年内,随着上述合作项目的一一落实,中国和中亚国家间的互利合作将买上新的台阶,而他们共同取得的发展成果,又将作为正面样本,为复苏乏力的全球市场注入新动能。

以中国—中亚峰会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互信缺失的世界搭建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桥

如果说安全与发展是国家治理的两翼,那么思想与文明则是其灵魂。只有安全、发展、文明三位一体,才能够为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并确保其正确前进方向。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中国国家领导人在20219月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4月提出“全球安全倡议”的基础上,于20233月进一步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呼吁各国同心携手,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全球文明倡议”着眼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全面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内涵,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

为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文明相通、互学互鉴,《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明确写道:各方愿继续巩固教育、科学、文化、旅游、考古、档案、体育、媒体、智库等人文合作,推动地方省州(市)交流,促进更多地方结好,丰富青年交流形式,开展联合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博物馆交流、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等合作。

历史地、发展地看,“三大倡议”的相继提出,不仅是中国外交思想的重大发展成就,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集中体现了推动全球治理发展、维护世界秩序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中国—中亚峰会对 “全球文明倡议”的推进落实,能够从理念的高度为六国之间的政治互信、经济互补、安全守望相助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结语

中亚地区幅员辽阔,与我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自汉唐以降,中亚各族人民与我延续千年交往,在从长安到撒马尔罕的万里丝路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在这片热土上,几千年来各族人民说着不同的语言,信奉各异的神祇,自由而惬意地按照自己的风俗、习惯生活。他们之间少有宗教战争,很少有一个民族将自身的信仰、制度强加于他者的情况。他们更多地是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心态和平交往,平等互利。无论是璀璨的中亚文明,还是繁盛的汉唐气象,不同文明之间总是通过商贸、绘画、雕塑这些和平的途径,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传播、交融、互学互鉴。今天,在丝绸之路的起点——古都西安,我们六国的人民将重拾先祖的智慧与勇气,为这个这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确定性,提供新动能,再造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亚欧之桥。

作者:王鹏(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 主任助理;华中科技大学 国家治理研究院 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