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终身技能开发,促进体面劳动——来自国际劳工组织的视角

工作在我们的人生中举足轻重,它让我们得以安居乐业。富有生产力的工作能够创造财富,驱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就业不仅能带来经济繁荣,还能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正因如此,国际劳工组织作为专注于就业的联合国机构,致力于促进体面劳动,并将体面劳动视作实现可持续发展、迈向社会正义的关键。

推动终身技能开发,促进体面劳动——来自国际劳工组织的视角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6-02 15: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工作在我们的人生中举足轻重,它让我们得以安居乐业。富有生产力的工作能够创造财富,驱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就业不仅能带来经济繁荣,还能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正因如此,国际劳工组织作为专注于就业的联合国机构,致力于促进体面劳动,并将体面劳动视作实现可持续发展、迈向社会正义的关键。

在全球范围内,受气候变化、技术变革以及人口变化的影响,我们的劳动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常听说许多人找不到工作,但与此同时,雇主们也找不到合适的员工,甚至在职员工们也时常担心他们的职业前景。

所有这些焦虑并非空穴来风。国际劳工组织旗舰报告《世界就业和社会展望:2020年趋势》显示,全球所有地区都面临着工作与技能不匹配的问题。一项研究表明,上一代人在学校习得的技能足以让他们在那时的就业市场上保持一定时间的竞争力。而现如今,人们通过教育和培训所获得的技能中有一半可能会在5年内开始贬值。随着科技变革和绿色转型的加速,技能贬值、被淘汰的速度相比以前要迅疾得多。

引起热议的ChatGPT 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意味着人工智能有潜力取代许多专业工作,甚至是创造性工作。所以,我们谈到的潜在威胁不再仅限于自动化取代低技能的重复性工作,科技正从根本上重塑着我们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

绿色转型是另一个导致工作与技能不匹配的原因。汽车行业会继续蓬勃发展,但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需要人们掌握的职业技能迥然不同。高碳排放产业的工作将逐渐消失,传统产业的工作或将被绿色化,而绿色产业又将创造新的工作。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分析,到2030年,绿色转型可能会导致全球失去约7800万个工作岗位。但若是职工们获得系统的技能升级和技能再培训,那么将会创造出超过1.03亿个工作岗位。

中国正走在科技变革和绿色转型的前沿,正因如此,使职业技能开发适应快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迫在眉睫。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20年的研究表明,到2030年,中国多达30%的中国劳动者可能因技术变化的影响而变更职业。根据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仅有29.3%的产业工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但同时,调查也显示,95.3%的职工表现出了学习新职业技能和知识的意愿。

中国政府正在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自2018年以来,中国将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作为一大政策重点。就在去年,修订后的新《职业教育法》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支持和推动全民终身技能开发提供了更坚实的法律基础。同时,国家《“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致力于帮助各行各业的所有劳动者们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这些政策都旨在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劳动世界的未来。在如今的劳动力市场,我们所有人一生中都可能不得不更换自己的工作。让全民拥有终身学习与培训的权利可以使人们掌握新的技能、升级已有的技能,进一步增强就业竞争力。

中国在推动终身职业技能开发方面的一大举措是推广学分银行,目前学分银行正在中国的一些省市和行业进行试点。职工和老百姓可以在学分银行开设账号,学分银行融合了培训平台系统,如果您完成了一项培训,培训分数将存入您的学分银行账户,以便今后在申请技能资格认证时使用。与学分银行关联的企业也能更便捷地找到具备所需技能的人才。这是一项促进终身学习的新举措,政府、雇主、培训院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将确保技能培训能更及时地满足需求。

与此同时,劳动者们还需要掌握核心技能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世界。无论您从事什么职业,拥有四类核心技能可以让您在工作中满足变化的岗位要求。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核心技能全球框架,社交和情感技能、认知和元认知技能、基本数字技能和绿色工作技能是21世纪生活和工作中的四大类核心技能,它们应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融入到职业培训的课程当中。

国际劳工组织一直以来与中国政府合作,促进终身技能开发,增强劳动者们的就业竞争力和高质量就业。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政府共同致力于技能开发体系的现代化,其中包括了推进优质学徒制和核心技能提升。中国正处于技术变革和绿色转型的前沿,我相信中国也将走在终身技能开发和体面劳动的前列。

(作者系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局长 李昌徽)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