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海外观察

巴基斯坦学者力赞:全球治理倡议,为全球南方绘就公正新蓝图

巴基斯坦研究分析人士乌迈尔·贾迈勒(Umair Jamal )9月15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国在2025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和包容的世界秩序描绘了蓝图,给许多长期在国际事务中被边缘化的全球南方国家带来希望。2025-09-18 09:38

全球南方为何青睐全球治理倡议?柬埔寨专家深度解读

柬埔寨亚洲愿景研究院研究员林天佑 (Pheng Thean)在《中国日报》发表文章中表示,全球治理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之后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倡议。2025-09-18 09:12

聚焦全球治理!斯里兰卡专家:这一倡议喊出“全球南方”心声

斯里兰卡“一带一路”组织联合创始人玛雅·玛筑仁9月9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当前,国际体系已经难以应对气候变化、疫情、经济波动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全球性挑战。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性时刻,中方及时提出了全球治理倡议。2025-09-13 10:26

美国《国际安全》季刊:中国想要什么?

中国想要什么?中国想取代美国吗?想称霸全球吗?美国《国际安全》季刊近期发布报告《中国想要什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2025-09-11 10:03

日本良知学者:正确认识历史是日本的战后责任!

日本山口大学名誉教授纐缬厚9月2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日本侵略者在二战前和二战期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苦难。同样令人愤怒的是,二战结束后,日本并未像德国一样为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忏悔。2025-09-02 21:14

俄知名专家:推进上合组织开发银行恰逢其时

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当代亚洲研究所学术主任亚历山大·卢金9月2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上海合作组织在安全领域成效突出,但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格局下亟需深化经济合作,从而推动其向综合性区域组织转型并在多极化世界中发挥更大影响。2025-09-02 21:08

《中国日报》独家发表巴基斯坦总统署名文章

2025年8月31日,《中国日报》独家发表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署名文章。该文表示巴基斯坦完全赞同中国在上合组织旗帜下践行“上海精神”的愿景——这一精神为欧亚大陆及所有国家提供了相互信任、主权平等和共同发展的框架。2025-08-31 08:00

在天津,哈萨克斯坦专家领略了“上海精神”的力量与韧性

哈萨克斯坦政治学家、“欧亚世界”公共基金会主席爱德华·波列塔耶夫近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办,“上海精神”的力量与韧性再次得到充分展现。2025-08-30 09:08

《中国日报》独家刊发哈萨克斯坦总统署名文章

2025年8月30日,《中国日报》独家刊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署名文章。文章提到,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始终以互信、互助和相互理解为基石。如今,这段历久弥坚的友谊已发展成为国家间战略伙伴关系的典范。2025-08-30 09:02

白俄罗斯专家:构建多极世界,上合组织大有可为

白俄罗斯战略研究所分析师奥尔加·拉佐尔金娜8月28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在地缘政治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国际和地区组织正在成为维护世界秩序稳定的重要平台。在此背景下,上海合作组织大有可为。2025-08-29 15:38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为“全球南方”贡献智慧,还得看上合组织天津峰会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8月26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面对瞬息万变的地缘政治局势、不断升级的制裁和冲突以及西方同“全球南方”日趋紧张的关系,中国可以将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作为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世界秩序的平台。2025-08-27 21:23

柬埔寨首相:上合组织展现新型合作模式

柬中传统友谊历久弥坚,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许多合作共赢、符合柬埔寨发展议程的基础设施项目,为柬埔寨的快速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自2015年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对话伙伴以来,柬埔寨始终重视并积极参与该组织各项合作事务,将上合组织视为展现新型合作模式的平台。2025-08-22 08:00

从经济、生态到文化,尼泊尔友人:我见证了雪域高原的非凡发展!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尼泊尔阿尼哥协会第一副主席萨尔波塔姆·什雷斯塔8月20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西藏自治区的成立具有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对该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25-08-20 20:39

美国贸易保护是如何激起世界“逆反心”的?巴西籍教授给出了答案

巴西中巴绿色生态合作领域专家、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道格拉斯·德·卡斯特罗8月14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近年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冲击全球贸易体系,各国应当携手捍卫多边贸易体制。2025-08-18 20:59

保护主义将给世界带来什么?美智库专家:1930年代的美国历史里有答案

全球咨询公司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美国智库印中美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丹·斯泰恩博克8月12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美国政府错误地挑起关税战,不仅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加剧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令人不禁想起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膨胀前的国际环境。2025-08-18 20:50

英国大学教授: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中国交出高分答卷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客座教授阿西特·比斯瓦斯、荣誉教授塞西莉亚·托塔哈达8月15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众所周知,中国创造了经济奇迹。同样值得一提的是,自2000年以来,中国在诸多科技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2025-08-18 20:39

美知名专家库恩:促进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国的这项倡议很给力!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8月13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将比工业革命以来的任何其他技术更深刻地改变世界,这不无道理。应对这一趋势,中国不仅大力发展本国人工智能,而且通过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促进全球人工智能治理。2025-08-13 20:41

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的意义是什么?美国专家有话说

美国智库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非常驻研究员西蒙8月12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在日前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上,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由此可见,中国致力于确保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监管,这不仅是为了促进公平竞争,也是为了重塑人工智能发展轨迹,进而造福人类。2025-08-13 20:33

美国“大而美”法案是如何弄巧成拙的?且听英国气候专家一一道来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公正转型金融实验室主任尼克·罗宾斯、政策与传播主任鲍勃·沃德8月9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美国“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的出台或将进一步冲击本土清洁能源市场,同时反倒给其他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机遇,可谓弄巧成拙。2025-08-13 20:23

加征关税能重振美国制造业吗?美专家以堂吉诃德的风车作比讲透了

美国知名时事评论员、某智库高级研究员艾那・唐根8月8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美国政府口口声声说加征关税是为了重振本国制造业,然而这就跟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同风车搏斗一样,注定徒劳无功。2025-08-13 20:10

英国能源专家:开启新能源时代,中国是主角

英国气候及能源智库机构恩伯(Ember)经理萨姆·巴特勒-斯洛斯和策略师金斯米尔·邦德8月5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在促进本国能源转型的同时,为全球新能源发展作出贡献。2025-08-09 10:33

还在等着跟美国进行互惠贸易合作?巴西学者:醒醒吧!

巴西专家、摩洛哥智库新南方政策中心高级研究员马库斯·弗雷塔斯8月7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长期以来,美国将全球贸易作为压迫他国的工具,并未致力于实现互惠互利。时至今日,各国必须对此有一个清晰认知,并着手构建公正的多极化国际经济体系。2025-08-08 20:35

美籍专家:促进人工智能合作,中国比美国负责任多了!

在日前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上,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全球化智库(CCG)美籍高级研究员哈维·佐丁8月6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这一倡议对于利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有助于确保人工智能为人类所掌控。2025-08-08 20:28

谈到中国电商和钱凯港,这位秘鲁资深编辑打开了话匣子

秘鲁《经营报》高级编辑亚历山德罗·阿祖林8月4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国电商对“全球南方”的影响显而易见,秘鲁正是受益者之一。2025-08-06 12:46

这可不是“跑火车”!希腊学者大赞中欧班列稳定供应链的贡献

在全球经济挑战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中欧加强合作有助于维护双方经济利益,恢复世界经济体系的信誉,确保全球经济的长期增长与稳定,并将中欧班列打造成为效益颇丰、互利共赢的贸易通道。2025-08-06 12:31

中国“新三样”产业有多牛?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赞不绝口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7月28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近年来,中国各省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取得令人惊叹的成就。在此基础上,中国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25-08-01 17:13

关税战为何适得其反?听完意大利经济学家的葡萄酒故事就懂了

意大利锡耶纳大学经济学教授保罗·宾7月29日在《中国日报》撰文,以中美欧葡萄酒贸易为例阐述加征关税只会适得其反,并不能起到保护本土产业的作用。有鉴于此,决策者应当审时度势,顺应贸易发展大势。2025-07-29 17:55

西班牙前大臣给中欧合作划重点:气候、金融、基建是亮点

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教授米格尔·塞瓦斯蒂安7月25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在美国挑起关税战的背景下,中国与欧盟深化经贸合作具有重大意义。24日举行的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可谓正当其时,将为中欧合作开启新篇章。2025-07-25 20:36

芬兰能源专家:中国引领全球能源转型进程

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专家劳里·米吕维尔塔7月24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如今正在引领全球能源转型进程。2025-07-25 11:43

中欧关系如何更上层楼?德教授支招促人才交流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克劳斯·齐默尔曼7月24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在中欧迎来建交50周年之际,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于7月24日在北京举行。在当前背景下,促进人才交流有助于推动中欧关系更上层楼。2025-07-25 10:47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