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跑火车”!希腊学者大赞中欧班列稳定供应链的贡献

在全球经济挑战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中欧加强合作有助于维护双方经济利益,恢复世界经济体系的信誉,确保全球经济的长期增长与稳定,并将中欧班列打造成为效益颇丰、互利共赢的贸易通道。

这可不是“跑火车”!希腊学者大赞中欧班列稳定供应链的贡献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6 12: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3日,中欧班列中通道累计通行量突破20000列,堪称又一重大进展。希腊雅典大学地缘政治学兼任讲师扬尼斯·科特拉斯近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自2011年开行以来,中欧班列为促进创新和经济互联互通作出重大贡献,如今已成为国家间经济往来、区域一体化以及地缘政治稳定的重要推动力。

漫画作者:中国日报 马雪晶

中欧班列的价值日益凸显

文章指出,中国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其后中欧班列被逐步纳入这一框架,成为连接亚欧的重要物流走廊。

作为欧亚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中欧班列有效促进了横贯欧亚大陆的运输和物流,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了沿线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水平,同时让经济互补、协同推进共同目标的理念深入人心。欧亚经济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欧班列的发展。

中欧班列有力应对地缘政治挑战、优化运输路线、促进互联互通、提供多样化货运方案,同时在交货时间上比海运更有优势,其价值不言而喻。

中欧班列的溢出效应不仅惠及各国经济,也促进了沿线城市发展。这些城市正在成为重要的经济枢纽和产业集聚区,吸引了大量专业人才,促进了技术创新。与此同时,参与沿线铁路建设的企业也改善了生产系统,提升了经济产出。

一段时间以来,地缘政治动荡影响了红海等航线的海上运输,更加凸显了中欧班列对欧亚大陆经济稳定的重要性。随着红海海运成本飙升,中欧班列已经成为维系亚欧供应链的重要一环。

在红海航道危机期间,中欧班列发挥着“陆上稳定器”的作用,确保欧洲经济持续焕发活力。从西安等中国城市开行的中欧班列班次屡创新高,彰显了“陆海并行”模式的有效性。

中欧班列对经贸合作意义重大

文章进一步表示,中欧班列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双边贸易增长、满足亚欧地区日益提升的货运需求至关重要。中欧班列有望成为欧亚之间最具可持续性的长途运输方式,同海运、空运形成互补。随着扩能工程不断推进,中欧班列的货运效率也将极大提升。

中欧经济往来是欧亚经济秩序的基石,也是全球力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贸易规模而言,中国和欧盟的货物贸易额分别位列世界第一和第二,双方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的全球占比接近30%,经济总量合计超过全球的1/3。

自1975年建交以来,中欧经贸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进入21世纪,双边贸易额更是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中欧班列已经成为双方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看来这一经贸关系极其稳固、富有韧性。事实上,中国和欧盟是天然的经济合作伙伴,拥有高度互补性。

在全球经济挑战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中欧加强合作有助于维护双方经济利益,恢复世界经济体系的信誉,确保全球经济的长期增长与稳定,并将中欧班列打造成为效益颇丰、互利共赢的贸易通道。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编辑:严玉洁 王辉 周凤梅 朱萍)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