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低碳转型、航道运用北斗技术 我国航运业按下智能发展“加速键”

6月28日,江苏扬州,京杭大运河施桥船闸段,装载化肥、粮种、建材等生产生活物资的船舶在航道上有序航行 共协调派出搜救船舶3282艘次、飞机94架次;搜救遇险船舶379艘,其中326艘船舶获救;搜救遇险人员3557人,其中3447人获救;搜救成功率96.9%。

港口低碳转型、航道运用北斗技术 我国航运业按下智能发展“加速键”

来源:央广网 2023-07-01 17: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广网北京6月30日消息(记者王晶)如何推动航运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我国在建设交通强国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注册船员总数达190万余人,同比增长5%。其中,海船船员90万人,内河船员100万人,船员数量位居世界前列。

“今年以来,我国港口运行保持良好态势,1—5月,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达到了67.5亿吨,同比增长7.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2亿标准箱,同比增长4.8%。”6月30日,国新办举行上半年水运高质量发展及2023年中国航海日发布会,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水运局局长李天碧表示,我国水运绿色低碳智慧发展明显加快。另据他透露,接下来将大力推进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不断增强水运发展的新动能。

6月28日,江苏扬州,京杭大运河施桥船闸段,装载化肥、粮种、建材等生产生活物资的船舶在航道上有序航行

已建成和在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均居世界首位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不断向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方式转型,李天碧表示,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水运绿色低碳智慧发展明显加快,服务的质效也在持续提升。

其中,在港口加快绿色转型方面,不断完善绿色港口的标准体系,去年以来先后发布了《水运工程节能设计规范》《港口工程绿色设计导则》等标准,通过标准引领,推动港口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港口大宗散货绿色集疏运,沿海主要港口煤炭集港都是通过铁路或者水路完成,今年1-5月煤炭、矿石通过铁路、水路、封闭式皮带廊道和新能源汽车等绿色运输方式的疏港比例进一步提升到92.7%和79.1%。

另外,建立了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到去年底基本做到了船舶污染物的来源可寻、去向可溯,构建了多部门联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格局,基本转入常态化运行。

李天碧表示,目前已经建成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达到16座、在建10余座,已建成和在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均居世界首位。同时,积极推进智慧航道建设,充分运用5G、北斗、大数据等技术,推进长江水系电子航道图的干支联通,加强航道运行监测,推动多梯级船闸联合调度、推进水上服务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基于区块链的海运进口集装箱、大宗散货电子放货平台的应用不断得到拓展。

6月28日,江苏宿迁,宿城区运河宿迁港,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前五月海上搜救中心救助三千余人 成功率96%

今年1-5月,全国各级海上搜救中心组织协调搜救行动552次。共协调派出搜救船舶3282艘次、飞机94架次;搜救遇险船舶379艘,其中326艘船舶获救;搜救遇险人员3557人,其中3447人获救;搜救成功率96.9%。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介绍,比较典型的是今年3月,在南沙岛礁值守待命的专业救助船“南海救115”轮,这条船正好在南沙值班值守,历时11个昼夜,拖航1100海里,成功救助了一艘巴拿马籍的大型散货船“FU PING”轮及21名船员,长距离地救助,将21名船员和船拖到安全区。

付绪银还介绍,5月份,中国籍远洋渔船“鲁篷远渔028”在印度洋中部海域倾覆,船上39人失联,中国籍船员17人、印尼籍船员17人、菲律宾籍船员5人。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克服气象、海况、距离方方面面的困难,长时间的投送、长距离的投送,先后派遣上海打捞局的“德添”轮和12名潜水员远赴印度洋海域,多次派员登上难船底部敲击,统筹协调现场10多艘中方船舶开展海面搜救。

付绪银称,这些年我们救捞系统作为国家队,作为水上安全最后一道防线一直发挥着很好的作用,也希望更多人更加关注我们救捞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王晶)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