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可见!亚运会场馆建设让“节俭”融入每个细节

处处可见!亚运会场馆建设让“节俭”融入每个细节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9-09 17: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按照“赛时为亚运,赛后为城市”的建设准则,本届亚运会将节俭的办赛理念融入了筹办的每个细节之中。

点击看视频

总台记者 李欣蔓:在浙江省淳安县汾口中学的体育馆,刚刚开学的同学们正在上体育课,大家脚下的场地原本是水泥地,但是现在换上了木地板,这片改善同学们运动环境的木地板,则来自200多公里外的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文体中心是本届亚运会手球项目的比赛场馆,因赛事需求,场馆改造时原有的地板要拆除。为了避免浪费,5天时间就可以拆除的地板校方却花了两周时间进行保护性拆除,随后捐赠给了有需要的学校。

总台记者 李欣蔓:在淳安县界首体育中心的场地自行车馆,木质赛道是用赤松木拼接而成的,它是可拆卸的。因为考虑到成本比较昂贵,所以这些木板都是租借而来的。那么在赛事结束之后,场馆可以根据后续的实际需要再来进行改造。

从木质赛道到智能照明、比赛设备集成管理等系统,租售结合的模式节约了1600多万元。而在场馆设计之初,运行团队就在考虑如何少花钱办大事。

淳安界首体育中心场馆群运行团队场馆设施运维副主任王轩:通过巧妙的力学结构设计,实现了整个场馆无柱化结构体系,节省大概30%的钢材。

据了解,杭州亚运会56个竞赛场馆中,有44个是改建或者临建。不仅如此,“节俭”还体现在“亚运遗产”的可持续利用。目前,已有51个场馆制定了比赛之后再利用的计划方案。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场馆建设部部长 邱佩璜:整个场馆建设当中,我们都始终贯彻了节俭的理念,去长效对比,让我们整体的费用能降到最低。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