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题教育中践行正确政绩观

在主题教育中践行正确政绩观

来源:人民论坛网 2023-12-08 21: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政之道,首在政绩观。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围绕“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重大问题磨砺自我,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助推发展的实绩实效。

正确处理“党性”与“个性”的关系。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基层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神经末梢”,是直接照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党性”之镜。基层干部要在服从党性的大前提和框架内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在正确张扬个性的同时更好地彰显党性,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做到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从党性的高度来认识政绩观问题,把小我与大我、理想与事业、“党性”和“个性”统一到本职工作当中。

正确处理“奖杯”与“口碑”的关系。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工作不能只盯着上级肯定的“奖杯”,更要看群众满意的“口碑”。乡镇街道干部距离基层最近、直面人民群众,群众的满意度就像一把尺子,丈量着主题教育开展的成效。在主题教育中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就是要锚定“民心坐标”,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主题教育实效的根本标准,善看群众“脸色”、善听群众“呼声”、善赢群众“欢心”。要持续“敞开大门”,在多听民声、多察民情、多悟民言中找到现实问题,发现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在推进解决现实问题中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实效,以人民群众的“好口碑”赢得主题教育的“金奖杯”。

正确处理“台前”与“幕后”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台前英雄”还是“幕后功臣”,只要是矢志不渝地干成干好岗位上的事、主业中的事、责任内的事,就能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在主题教育中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既不能一味追求台前显绩,更不能拒绝做幕后之功,要认真积累“内功”,把做“幕后英雄”当作提升本领和丰富经验的重要舞台,甘做铺垫之事,甘续未成之业,一茬接着一茬干,把民生实事的蓝图绘到底,在实干苦干中,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实绩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效。(作者:余嬖琳)

【责任编辑:董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