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哥,用这个高压电动泵设定运行参数功能真方便,就不用再靠人工监测了”;小冯指着操作面板兴奋地对常兴伟说。“这底座也挺稳,原来的手摇泵得仨人扶着,一个人操作,现在底盘这么稳,不用扶,一个人操作就够了!真是省力”!小王也摸着泵体上下打量”,常兴伟看着他俩的高兴劲儿,笑着说,“咱们再试着运行一下!”
小冯、小王和常兴伟都是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第九作业区中心化验室负责岩心驱替工作的及技术人员。他们在讨论的是常兴伟改造的“二手杰作”----高压电动泵。带着好奇,我们也来看看这个高压电动泵究竟历经了怎样的前世今生。
最近,中心化验室接到了一个特殊的驱油项目。实验前,要对溶液进行预剪切,常兴伟带领小冯和小王主动请缨,接下了这项棘手的工作。
说这项工作棘手,是因为没有合适的设备。项目组有一台旧的简易手摇剪切泵,操作过程需要三人密切配合:一人观察注入压力,防止注入液突破设定的环压值;一人摇动手摇泵,并听从压力观察员的指挥;一人需要按压住手摇泵,保持剪切系统的稳定性。剪切500mL液体一般需要2个小时左右,费时费力。
有着十余年岩心驱油工作经验的常兴伟,面对这个新挑战,他决定迎难而上,对手摇泵进行改造。经过夜以继日地调研、设想、论证,最终,他设计出利用涡轮实现泵自动运行,通过压力传感器以及编程,使压力实现自控的方案。接下来,他又主动联系自动化设备的厂家,反复实验,以手摇泵为母体,进行了高压电动泵的二手改造。
现在,常兴伟、小冯和小王要测试的,正是这台“手摇变自动”升级换代的高压电动剪切泵。经过测试,电动泵运行安全平稳,可以顺利完成剪切任务,除了小冯和小王夸的优点,它的操作时长也由2小时降低到1小时。这项改造获得了油田公司技术革新三等奖,常兴伟也因为爱钻研,勤动手,被同事亲切称为“维修达人”。(刘佳 张玥)